歷經2年9個月的努力,南投縣仁愛鄉合作村,15日起改回世居族人所熟知的「德鹿谷」村,不僅村名改回傳統地名,全村的學校、道路、重要橋梁及門牌,都要一次到位「正名」是率全國之先「名副其實」正名完成的原鄉村落。
「祖先不再找不到回家的路」德鹿谷村長卓上龍感性的說,他指出,「德鹿谷」這個傳統地名已經被埋沒了70年,部落族人從108年開始倡議正名,獲得高達98%的部落會議成員支持後,村辦公處就著手正名籌備與申請,也幸運獲得鄉公所及縣政府的全力支持,戶籍系統上從門牌到身份證件都更新。
卓上龍指出,行政院原民會,也大力支持各項正名經費,更讓全村的學校、道路、橋梁名稱及銜牌、指標都能隨著正名「德鹿谷」預計所有正名作業,都會在10月下旬完成,屆時也會進一步鼓勵村內部落族人申請將姓名恢復為傳統族名。
仁愛鄉公所15日舉行正名典禮,代理鄉長張子孝說,除了村名,道路、學校、橋梁等名稱也一併正名,像平生路改為「莎都部落1巷」、「德路灣部落1巷」、和氣巷改為「卜灣部落1巷」等,預計下月20日前完成相關變更,25日進行村名揭牌。
原民局長史強及吳燕玲處長指出,德鹿谷村不僅是南投縣第一個恢復傳統名稱的原鄉村落,更是全國第一個從村名到戶籍、身份證、校名、路名、橋名都一次到位,完成正名的原鄉村落,未來可以成為其它原民部落正名的學習典範。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