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去年遭遇50年來最嚴重的旱災,今年水情也不樂觀,旱象恐怕會再重演。縣府表示,高粱、小麥災損評估和補助已陸續進行,希望可以幫助農友度過難關。
金門去年降雨量僅476.5毫米,不及年平均降雨量1000毫米的一半,遭遇50年最嚴重的旱災;今年水情也不樂觀,至9月底總降雨量僅有427毫米,仍低於以往平均值,讓農友十分憂心。
縣府表示,農委會去年公告金門秋季高粱為「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地區」,今年再針對3-5月高溫乾旱對金門小麥的影響,也公告金門縣為農業天然災害救助地區,因受疫情警戒至第3級的影響,相關災損救助受理時間延長至6月21日。
建設處說明,有關小麥農業天然災害救助事宜,經縣府會同農委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及農糧署北區分署抽查合格後,共核定251戶申請案,相關救助金1426萬9850元,已於9月23日撥付至受理案件之鄉鎮公所,將於近期轉撥至申請農民帳戶,請相關農友注意近日帳戶狀態。
該處並指出,今年降雨量持續不足,雖較早種植的高粱或有水源灌溉的農友受影響較小,但仍有許多地區的高粱受到旱害影響,縣府依據「農業旱害災害防救標準作業」程序,已邀請中央相關單位在10月中旬辦理實勘。在此段時間,農友如有收割需求,可將農作照片(含座標系統)先行留存,屆時鄉鎮公所可參考現地狀況、照片、農試所監割資料等客觀指標進行評估。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