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流感疫苗已於10月1日開打,但民眾接種意願降低,奇美醫院觀察往年一開打流感疫苗都塞車,今年非但不塞車且人數零星;奇美醫學中心家庭醫學部醫師陳思伃指出,根據國外研究,COVID-19確診者中,施打流感疫苗者,在敗血症、靜脈栓塞等嚴重指標都較沒施打者少約3成,呼籲施打新冠肺炎疫苗加上流感疫苗,可減少重症和病毒間交互作用。
陳思伃說,時序進入秋天,每年為了要不要施打流感疫苗,林林總總各種疑問都有,今年多了打新冠肺炎疫苗,更多人擔心疫苗副作用,而傾向不打。
陳思伃指出,台灣每年施打流感疫苗已行之有年,2019年起更全面使用四價流感疫苗,以達更好保護力。從2020年流感季節開始,已有許多相關研究討論流感疫苗是否可幫助降低新冠肺炎疫情,陸續得到肯定。此外,美國邁阿密研究指出,確診新冠肺炎情形下,有打流感疫苗病人在敗血症、中風、深部靜脈栓塞、加護病房住院等嚴重指標,人數都較沒打疫苗的人少,約下降17.4~36.7%。
陳思伃說,為何流感疫苗可達到如此成效,目前尚無定論,但有理論提出,施打流感疫苗後,會激發身體免疫反應,活化免疫細胞,即使不是針對新冠肺炎產生抗體,但當呼吸道發生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力可快速反應準備。此外,減少流感病毒感染風險,可避免2種病毒間交互作用,降低同時或先後感染的風險。
奇美醫學中心呼籲,10月1日開始施打流感疫苗,呼籲已接種新冠疫苗者,還是要接受流感疫苗接種,2種疫苗至少間隔7天。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