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褒忠鄉馬鳴山鎮安宮為永續傳承國家重要民俗,16日成立「五年千歲文化中心」,是台灣首座為保存國家重要民俗而成立的文化中心,同時舉辦為期2天的「雲林臻寶、聚焦五年」馬鳴山五年大科文化資產保存工作坊,研討五年千歲文化等雲林縣各種重要文化資產。
「五年千歲文化中心」開幕儀式由雲林縣長張麗善、馬鳴山鎮安宮主任委員章金樹等人共同主持,文化中心的文化館與多媒體室也同時開放,作為介紹五年千歲文化,以及五年大科、元宵遶境吃飯擔2項民俗的場域。
張麗善表示,馬鳴山鎮安宮為五年千歲信仰中心,也是台灣少數具有2項民俗文化資產的廟宇,包含元宵上元祈安遶境吃飯擔,以及雲嘉平原500個自然聚落參與的五年大科,其中五年大科更被登錄為國家重要民俗。
縣文化觀光處處長陳璧君說,五年千歲文化橫跨雲林、嘉義、彰化、台南等縣市,為傳承與弘揚五年千歲文化,馬鳴山鎮安宮特別號召信眾、義工、研究紀錄者成立文化中心,未來將與文觀處共同合作,成為推廣雲林縣民俗文化的火車頭。
馬鳴山鎮安宮主委章金樹說明,文化中心結合學界與文史工作者,分工成立各小組,進行記錄、宣傳與維護保存工作,並逐步規畫設立文化館、多媒體室、展覽館、資料館等相關場館,作為永續推動與保存民俗的重要組織。
章金樹指出,馬鳴山鎮安宮除成立「五年千歲文化中心」,也長期進行五年千歲文化的研究與出版工作,包括2014年、2018年五年大科調查與記錄,以及各種文物普查,並且出版「受眷顧的土地」、「五年王來到阮庄頭」2系列書籍與紀錄片。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