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鹽埕區「城中城」大樓於10月14日發生大火,導致46死41傷。綠委羅美玲今日於立院內政委員會質詢時指出,6都中平均屋齡最老的就是台北市,7成以上的建物屋齡超過30年。據了解,前總統陳水扁在台北市長任內頒布既存違建緩拆的法令,是導致北市房屋改建意願不高的原因之一。

羅美玲表示,1995年《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立法通過,而當中的第36條規定「依規定應由管理委員會申報之公共安全檢查與消防安全設備檢修之申報及改善之執行。」但1995年以前的建物沒辦法強制要求設立管委會。

台北市建管處對1994年以前既存違建處理流程圖 (資料來源台北市建管處)
台北市建管處對1994年以前既存違建處理流程圖 (資料來源台北市建管處)

羅美玲提出數據指出,在1995年條例施行前,6都內7樓以上建物,有成立管委會的統計,台北市應報備的件數是6085件,已報備件數僅2282件,報備率只有37.5%,6都最低。而報備率最高的台南市也不過達69.11%。

羅美玲詢問,內政部現在是否要針對《公寓大廈管理條例》提出修法?內政部營建署長吳欣修回應,目前應該會朝向修改第29、55條的法律,從過去「輔導」管委會成立的態度改為「強制成立」,也會加上罰則。

另經了解,前總統陳水扁在1994年至1998年擔任台北市長,扁市府時期訂定《台北市違章建築處理規則》第3條,1994年12月31日以前的既存違建「緩拆」,1995年起的新違建即報即拆。

有台北市議員辦公室幕僚私下表示,1994年以前台北市的既存違建,若無公安疑慮一律緩拆,且事實上是根本不會拆,因此有很多頂樓加蓋的狀況存在。但若一旦談都更改建,這些違建持有戶就少了使用空間,因此多半都抗拒都更,這也是台北市都更不易的原因之一。

另位台北市議員幕僚指出,文林苑事件後,《都市更新條例》修法,讓門檻越趨嚴格,都更更加難以整合成功,且當時的台北市長郝龍斌為此事被政治風暴重創,導致後來全國各地的地方首長,對於都更案態度更趨保守及觀望。

#台北市 #建物 #羅美玲 #屋齡 #陳水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