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中國員警網」21日消息,大陸涉毒音樂人宋冬野的一篇微博引發熱議,他稱「藝人這個行業是抑鬱症和精神疾病的重災區」「殺人的一直都是販毒者,不是我」……他洋洋灑灑寫了一大篇〈賣慘文〉,言辭中透露著委屈,絲毫沒有反省的意思,令人憤慨。
消息稱,中共中央宣傳部近日印發《關於開展文娛領域綜合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大對違法失德藝人的懲處,禁止劣跡藝人轉移陣地復出。宋冬野的〈賣慘文〉是對藝人吸毒行為的洗白,更是對法律的漠視,其被網友舉報、微博被禁言實屬咎由自取。
消息表示,隨著大陸文化娛樂市場的快速發展,一些明星自我膨脹,漠視法律與道德,為了追求所謂的刺激,在毒霧彌漫中墮落放縱,既自毀前程又傷害了粉絲的情感,給社會帶來極壞的影響。名人明星吸毒被曝光以後,絕大多數網友都表達了惋惜、譴責等聲音,但是也有部分網友為這些涉毒明星進行辯解,認為他們是由於創作壓力太大才通過吸毒獲取靈感。這個觀點顯然是錯誤且危險的。吸毒從來不是獲取靈感的「靈丹妙藥」,任何藉口都不能成為吸毒的理由。說到底,明星吸毒還是德不配位、藝不配位惹的禍,腰包鼓了的同時還受到萬千追捧、一呼百應,聲色犬馬之下丟了從藝做人的初心。
消息指出,和平時期,公安隊伍是犧牲最多、奉獻最大的一支隊伍,其中,緝毒員警是這支隊伍中最危險的警種之一,他們用鮮血和生命守護著法律的威嚴、國家的安寧。在毒品這條罪惡的利益鏈上,吸毒者也是一環,倘若涉毒藝人通過一段時間的「沉寂」後再度複出,依舊活躍在公眾視線中,不僅讓犧牲緝毒員警的鮮血白流,也會對社會大眾尤其是青少年造成不良導向,勢必汙染娛樂圈乃至全社會的風氣。涉毒藝人當然可以重新開始工作,但絕對不能成為公眾人物、繼續享受鮮花與掌聲,這是對涉毒藝人和劣跡藝人劃出的規則紅線。
消息強調,「涉毒藝人不得復出」既是對相關法律法規的具體落實,也是行業監管的再度重申。只有讓劣跡藝人為自己的違法行為付出慘痛代價,才能給其他公眾人物敲響警鐘,使他們恪守法律底線、嚴守從業規則,從而淨化娛樂圈風氣,營造健康無「毒」的文化環境,在全社會形成對毒品「零容忍」的輿論共識。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保護自己、遠離毒品!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