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壽豐鄉水璉部落過去因交通不變,稻米糧食難以運輸,當時國家糧食局就地蓋糧倉儲藏,隨著公路開通,交通發達,糧倉逐漸沒落成閒置建物,在地協會藉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計畫,修繕糧倉,邀請藝術家將部落遷移史生動呈現在壁畫上,遊走其中,彷彿置身一座生活博物館,日前甫啟用,未來勢必將成部落新亮點。
位在水璉部落的糧倉迄今已有45年歷史,當時因台11線尚未開通,部落族人需翻越海岸山脈到縱谷光復鄉搭車,或到部落附近的小漁港搭船走海路,才能到市區採買稻米、糧食等物資,當時台灣省政府糧食局就地蓋一幢糧倉,藉以儲藏物資,不過隨著台11線開通後,物資往來較為便利,糧倉逐漸沒落,閒置在旁。
花蓮縣生態文化休閒創業產業永續發展協會,除在水璉部落經營「吉籟獵人學校」體驗遊程,2017年也參加東管處駐地研究員計畫,透過課程學習,探討部落永續觀光旅遊環境,今年更參與東海岸部落永續觀光培力暨示範計畫徵選,提出「水璉生活博物館」計畫,承租閒置糧倉,進行空間改造再利用。
協會除邀請水璉部落的工匠進行空間改造,包含屋頂修補、窗戶維修、粉刷等工項,同時也爭取東管處「東海岸藝術生活平台串連案」計畫協助,邀請藝術家簡吟如與歐舟夫妻駐村,在糧倉內進行創作。
藝術家們以「祖先流傳下來的話語」為主題,將水璉部落遷移史畫在糧倉的牆壁上,東管處指出,未來該糧倉除作為解說站,同時也會辦理山海知識文化設展、DIY體驗、部落文化交流、導覽解說訓練等,藉以串連部落鼎盛時期的生活場域,包括曾是舊省道的老街、沿街的昔日油行、碾米場、藥房、診所、雜貨店等,遊走其中如同置身一座生活的博物館。
該糧倉甫完工啟用,東管處表示,除有助推動水璉部落微旅行及部落導覽遊程,讓更多遊客認識這個古老部落,更希望能透過部落觀光產業推動,創造商機,讓部落旅外青年願意回到部落發展。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