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縣頭份市信義國小「繩乎奇技」創意表演。

頭份市信義國小以發展美感教育為學校教學特色軸心,去年校長鍾瑞蓉發動低年級同學及老師,以學校的特色體育活動「跳繩」為發想點,發展跨領域美感課程方案「繩乎其技」,引導小朋友們從「知繩」、「玩繩」、「懂繩」、到「舞繩」,用1個學年的學習期程完成這個獨創的課程方案,經送教育部評選後獲得卓越獎,讓全校師生榮耀無比。

信義國小特色體育項目是以跳繩為主,跳繩隊在苗栗縣數一數二,並曾獲得全國賽第6名,在縣內許多活動中經常獲邀出席表演。

信義國小跨域美感教育,由同學透過「信義國小跨域美感教育,來構築不同主題樂趣。(信義國小提供/謝明俊苗栗傳真)。(信義國小提供/謝明俊苗栗傳真)
信義國小跨域美感教育,由同學透過「信義國小跨域美感教育,來構築不同主題樂趣。(信義國小提供/謝明俊苗栗傳真)。(信義國小提供/謝明俊苗栗傳真)

本身為音樂科班的信義國小校長鍾瑞蓉,非常注重學生美感教育,教育部多年前開始推動跨域美感教育計畫,鍾蓉瑞與全校師生合力推展學校美感教育相關專案,包括美感生活學習地圖、跨領域美感、藝術深耕、美感角落、美感教師增能研習、城市美學、安妮新聞及廣達游於藝等7個項目,期望能協助學生從小就能接受一連串的美感教育。

頭份市信義國小跨領域美感教育,由低年級同學由跳繩開始玩起。(信義國小提供/謝明俊苗栗傳真)
頭份市信義國小跨領域美感教育,由低年級同學由跳繩開始玩起。(信義國小提供/謝明俊苗栗傳真)

去年6月,鍾瑞蓉獲悉教育部再推跨領域美感教育卓越領航計畫,邀集老師們研議加入本項計畫,最後決議以學校最出色的跳繩運動為主題,來設計跨域課程模組,並挑選由低年級同學擔綱,定名為「繩乎奇技」,透過「知繩」來教導學生認識跳繩基本技巧,「玩繩」來讓學生享受玩樂的過程,「懂繩」來引導學生來了解跳繩構造,並予改善更適用,「舞繩」則是擴大跳繩的範圍,融合舞蹈方式更增加跳繩的多樣化表現。

頭份市信義國小跨領域美感教育,由低年級同學學習絹印來製作跳繩隊服。(信義國小提供/謝明俊苗栗傳真)
頭份市信義國小跨領域美感教育,由低年級同學學習絹印來製作跳繩隊服。(信義國小提供/謝明俊苗栗傳真)

經過1個學年的試驗課程,在實際體驗教授學習互動下,低年級共8個班學生已掌握了跳繩與生活學習的共融樂趣,校方將過去1年的全部歷程整理集結,送往教育部審核後,日前結果出爐,信義國小在全國參賽的3百所學校中,與其它14校共同榮獲跨域美感卓越獎,也是信義國小繼今年6月獲得教育部跨領域美感生活學習地圖獎項後,再次獲得全國性獎項。

#跳繩 #信義國小 #美感教育 #美感 #跨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