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產業是台灣第三個兆元產業,也是台灣重要經濟支柱之一,因此也起來響應政府調薪政策。
機械公會理事長魏燦文表示企業要長久經營,必須養成優秀、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而留住人才的關鍵之一當然在薪資,強調薪資是台灣企業經營上可強化的致勝關鍵。
此次政府以台灣經濟表現亮眼進而調升軍公教人員薪資,無非也是在肯定軍公教人員在這兩年疫情中堅守崗位、為台灣人民的付出與整體經濟的貢獻。
魏燦文表示,今年前9月機械業銷售額增加近30%,若外銷以新台幣計價的話預估可成長21%以上。雖然今年業績成長亮眼,但因匯率及原物料之波動已造成企業獲利降低,然而機械業者本著照顧員工的心理,包括工具機、橡塑膠機等業者已紛紛決定調薪。
以鳯記公司為例,已率先調漲8%,除感謝員工與公司共同渡過疫情難關外,接下來也將繼續共同挑戰疫情後的新契機。
魏燦文進一步表示,企業的長久經營之道,最終還是要建立在企業盈收與員工分享的健全調薪制度上,倘若企業年年能依企業盈餘與員工共享的話,當企業在面對外在環境變化,在經營上面臨問題與挑戰時,員工也必能共體時艱予以理解,如此公司所承受的經營壓力相對可緩解,畢竟企業的社會責任最終還是要以提供員工穩定的工作機會為主。
此次政府調漲軍公教人員薪資之舉時,機械業也能以留住優秀人才為重點,重新審視公司薪資制度是否有與時俱進,配合現今環境進行優化,進而提升企業的體質與國際競爭力。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