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台灣文學館升格中央三級機構,行政院長蘇貞昌8日專程南下參與揭牌儀式時,當場指示文化部長李永得、台灣文學館長蘇碩斌等人,應專案辦理蒐集台灣各先輩先賢所留下來的許多珍貴文學,並將其視為重點工作,因為「有過去才有現在、有現在才有未來」。
蘇貞昌表示,過去台灣哪有文學?台灣只有中國文學,統治者敗逃來台,知道文學的力量,1支筆勝過10萬軍,所以來到台灣怎會容許台灣人再用筆寫出台灣人的感情,對這塊土地的堅持?但台灣人一代代地努力,終於政黨輪替,所以18年前才有台文館,現在既然升格,希望用國家的力量、政府的力量,蒐集保存散落各處的台灣先賢先輩所留下來的珍貴文學,並透過各種方式,讓台灣人一代一代在這塊土地上奮鬥的故事傳承下來;更重要的,應該讓民眾看看,原來我們有這麼漂亮的地方,有這麼重要的文物。
蘇貞昌還說,在各種場合,經常聽到豪門巨賈大肆吹噓國外博物館如何富麗堂皇,但卻不知台灣文學館有楊逵先生的筆記真跡,楊逵是誰也搞不清楚,心中只有外國,卻忘了自己土地上的精采。
他強調,有過去才有現在,有現在才有未來。100年前台灣先賢蔣渭水診斷台灣是世界文化的低能兒,知識淺薄、只重私利、罔顧衛生,希望100年後如果再重新診斷,台灣已經非常精采;同時也要讓國際知道,台灣人不是知識淺薄、只重私利的文化低能兒,台灣人也能跟人家平起平坐談論風雅,說自己的故事,給世人看到台灣的美麗,不是只有景物,還有很多了不起、有智慧有志氣的人們在為這塊土地耕耘。
文化部也指出,台灣文學館從2003年10月17日起以四級機構的博物館開始運作,致力蒐集台灣各族群重要作家的文學史料,並推動多項大型文學史研究,18年來為台灣文學的論述建立深厚的基礎。鑑於行政院認為,文學是最普及的藝術形式,更是台灣文化的奠基礎石,因此今年3月開始推動組織升格,並在立法院順利獲得朝野立委支持通過《國立台灣文學館組織法》,代表政府對台灣文化的深度重視。
台文館表示,台文館不只是一座博物館,在典藏、研究、展覽都打好基礎之後, 近年也積極拓展文學領域、帶動展現台灣文學的活動,例如將台灣文學外譯到各國、串聯各種藝術形式的文學改編、與國內各文學館舍結盟為「文學館家族」,並在台北都會區設置「台灣文學基地」,推動文學人的互動,3年之內也將有「台北分館」成立,希望更加落實文學跨域的能量。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