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2019年起推動16商圈周邊機車格收費,已累計2萬多格位。但北市議員汪志冰質疑,該政策不是讓大家多坐公車、搭捷運,反而逼著民眾到巷子違停,2017年至2018年有4萬9千件,2019年到2020年則有5萬8千件,增加8千多件,罰金增加500多萬。對此,停管處回應,會針對周邊鄰里檢討,畫紅黃線或畫格位收費。
台北市長柯文哲8日赴議會進行市政總質詢,汪志冰指出,北市於2019年推動16商圈周邊機車格收費,有2萬多格位數,2019年營收14.4億 、2020年則是17.6億,收入沒有因為疫情影響,反而還更多,進帳不少。柯文哲認為,因為大家不坐公共運輸,自己開車,這個收費是對的。
汪志冰接著質疑,推政策在商圈周邊收錢,不是讓大家坐公車、搭捷運,反而逼著大家到巷子裡面違停,這才是重點。
針對周邊巷弄違停案件數,王志冰說,2017年至2018年有4萬9千件,2019到2020年則有5萬8千件,增加8千多件,罰金增加500多萬,增加17%,果然也驗證,有很多機車族騎到小巷子躲在那裡,「倒霉就被開罰,不倒霉就賺到一天」,影響當地周邊里生活品質環境、交通安全 。
對此,停管處長李昆振表示,收費之後有車子跑到巷子,也同時執行鄰里交通改善檢討,有一些屬於可以畫停車格,或不應該停車地方,都有檢討。
李昆振說,確實有一些車子跑進去,而當地人要停到哪裡去?12公尺以下道路納入收費,也是一種解決方法,違規停車嚴重處可去畫紅黃線,有的里乾脆就畫格位收費。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