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覆感染可說是長期照護者的的噩夢,常導致個案反覆進出醫院,照護者與家屬來回奔波忙得焦頭爛額,甚至偶爾會發生不明位置的感染發燒,令醫師也難以處理。
呼吸道、泌尿道、皮膚皺褶處、身體的黏膜都是個案容易感染的地方,特別是長期臥床、缺乏運動或營養不良的患者,更容易產生感染。
如何預防感染,減少細菌、病毒、黴菌等病原體伺機侵入身體的機會,是臨床照顧非常重要的目標。以中醫來看,這些輔助措施,都能舒緩感染的機率。
●經絡穴位按摩
針對呼吸功能不佳,導致血液含氧量偏低以及容易肺部感染的情形,中醫師會指導個案與家屬按摩肺經上的穴道,如魚際穴和經渠穴,可以強化呼吸系統能力。
針對泌尿道容易感染的現象,許多都是因為排尿不順暢,導致泌尿系統缺乏尿液沖刷,滋生細菌導致感染;中醫師會指導按摩腳上腎經的水泉穴與然谷穴,改善排尿困難與泌尿道易感染現象。
●耳穴敷貼按壓
為了減少呼吸道與泌尿道的感染風險,中醫師會建議個案,可以在家屬和照護者的協助下,按壓耳部的氣管點與尿道點。
●藥食同源中藥
中醫師常用黃耆作為藥膳食補的基底,黃耆具有補養元氣,固護體表的效果,也能改善身體的免疫功能,減少感染的情形。
此外,生薑、花椒等藥材,除了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調味料以外,少量使用也能刺激腸胃道黏膜,保護消化系統免於受道食物中隱藏病原體的感染。
●飲食生活宜忌
有些個案因為身體功能的喪失而需要放置醫療管路,例如氣切管、鼻味管、導尿管、胃造廔管路等等。
這些管路都是容易產生感染的地方,照護者應該要每天持續進行消毒,並且注意造口附近是否有紅、腫、熱、痛等發炎現象,以及是否有大量分泌物,或是化膿出血等等。
※本文作者為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林舜穀中醫師。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