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治風險諮詢公司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公佈2022年世界十大風險預測,中國的新冠「清零」政策可能會失敗被認為是全球最大風險,美中關係則會相對平穩發展,台灣問題已不會構成潛在風險,美中兩國都會將重心轉向國內,世界會進一步進入領導力真空的「零強國」(G-Zero)時代。
《美國之音》指出,2022年新年新冠變異病毒株橫掃全球,過去一周全球確診病例超過1000萬例,創下歷史新高。中國遭遇疫情反撲,美國和歐洲的情況看上去更是嚴峻。
歐亞集團總裁伊恩.佈雷默((Ian Bremmer)表示,中國大陸 的清零政策會更加嚴格實施隔離和封鎖,這將對經濟產生重大影響,而且效果不會很好。大陸感染率不高,人群中的抗體也不多,這個戰略在2020年是全球最好的,但是,換作今年將是最糟的。
報導說,12月23日大陸西安市有1300萬居民裡被限制在家中,這是自2020年武漢市封鎖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封鎖行動,當時武漢有1100萬居民被封鎖在家中。
歐亞集團的報告中寫道,中國對疫情的「零容忍」政策非但無法控制感染,可能還會導致更大規模的爆發,如此會導致更大的經濟混亂,更多的國家干預。對世界來說,這意味著更多的供應鏈中斷問題。這意味著世界更大範圍內更持續的通脹,加劇經濟不安全感和公眾不滿等問題,並將繼續成為一個首要的經濟和政治挑戰。
去年中美關係的持續惡化列為第4大風險,但今年美中關係已非今年十大風險之一,兩國將更多受經濟現實而非政治權宜之計的驅動,雙方將更加關注國內,彼此都希望避免對自己的經濟或是國際安全造成重大損害。
佈雷默在預測報告中強調,至少有4個原因可以讓大家在台灣問題上鬆口氣。首先,中國的「偉大復興」的前提是台灣與中國大陸統一,這並不是什麼新的立場;其次,中國還沒有像1995-1996年台海危機時那樣對向台灣附近發射導彈;第三,華盛頓和台北都沒有逼近北京的紅線:美國堅持「一個中國」政策,台灣不會宣佈獨立;第四,如果中國進攻台灣,將面臨軍事失敗與毀滅性的經濟制裁和全面的外交孤立。
報告指出,第3大風險是美國中期選舉,僅次於巨型科技公司帶來的風險,第4大風險則是中國國內面臨的各種挑戰,包括西方越來越強烈的反擊、枯竭的增長模式、過度杠杆化和不平衡的經濟,以及快速老齡化等,但最嚴重的風險來自中國應對疫情的「零容忍」政策,報告認為這樣的政策將給消費和增長帶來壓力,同時加劇社會摩擦。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