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美系外資基本面研究範圍內標的,共有八檔供應鏈廠商來自iPhone營收貢獻達一定程度,介於15~70%之間,包括:欣興、景碩、華通、台郡、臻鼎-KY、GIS-KY、鴻準與大立光,且其中多數標的均獲得外資圈正面看法,連外資圈多空意見參半的前股王大立光,最近也在摩根士丹利升評帶動下颳起飆漲旋風。
摩根士丹利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施曉娟日前調查即指出,電源管理IC等零組件供應有所進步,估計2021年12月的iPhone出貨量很可能較上月持平或微減,遠優於歷史脈絡的明顯月減,2021年第四季整體出貨量將帶給市場驚喜。
瑞銀證券基於零組件供應轉順,最新將蘋果iPhone於2021年第四季出貨量由8020萬支,調高到8500萬支,相當於季增71%,年減幅度僅有3%;更令市場驚喜的是,就算進入第一季傳統淡季,仍看好遞延生產效應發威,加上iPhone SE2可望在3月問世,把iPhone首季拉貨量由4450萬支,大舉調高到5750萬支,季減32%、年增15%,優於季節性平均水準。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