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總理發言人向「波羅的海通訊社」證實,立陶宛政府5日已正式宣布,基於「國家安全利益」的考量,國營的「立陶宛鐵路公司」不得與中國大陸企業擁有的西班牙橋樑建造商簽署任何合約。
2021年,於西班牙註冊「Puentes y Calzadas」基礎建設公司,以最低標贏得立陶宛橋樑建設標案。國營的立陶宛鐵路公司因此向維爾紐斯申請審核合約,並註記「Puentes y Calzadas」與陸資企業的關係為合約履行風險之一。
※陸資持股近67%
根據《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年度報告摘要》,「Puentes y Calzadas」由中國陸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持股近67%;至於該西班牙建設公司的網站,也將中國陸橋工程列為母公司。
事實上,早在2021年12月中旬,負責審查企業戰略協議的立陶宛政府委員會就已裁定,拿下波羅的海鐵路建案的「Puentes y Calzadas」,有違反國家安全利益之嫌。
不過,委員會的結論並非最終定案,政府可採納或予以拒絕;如今立陶宛政府則是正式定調拒絕。波羅的海鐵路連接中、北歐,立陶宛鐵路公司負責該鐵路部分路段。
當時,委員會指出,「立陶宛鐵路公司已將所有風險向委員會披露,包括該西班牙企業與大陸的關係」。
※委員會資訊不足
不過,隨後「Puentes y Calzadas」再度致函立陶宛交通等相關單位,以委員會對該公司的經營管理資訊不足為由,要求重新評估對立陶宛國家安全的影響。
該公司聲稱,其與52間企業同屬於Puentes集團,該集團已承攬超過2000項建設案,目前還在全球其他地區進行各種基礎建設。至於這52間企業,則分布在西班牙、美國、波蘭、羅馬尼亞、塞爾維亞、南美與非洲等13個不同的司法管轄區。
※陸資無法介入經營管理
該公司強調,中國陸橋工程雖持股達66.54%,但還有32.77%為西班牙企業歐洲橋樑與道路公司所持有。此外,中國陸橋工程僅是資金投資者,並無法就「Puentes y Calzadas」的管理做出任何單方面的裁決。
甚至,中國陸橋工程的成員或代表,沒有在「Puentes y Calzadas」的任何管理機構任職,也不會獲得Puentes集團任何建設項目、技術、商業或行政資訊。換言之,作為股東,中國陸橋工程僅能收到財務業機等資訊。所有波羅的海鐵路的相關決策,都由西班牙公民組成的團隊拍板與執行。
「Puentes y Calzadas」也重申,自從陸資成為股東後,不論是美國還是歐盟,都不曾質疑Puentes集團不可靠或可能影響國家安全利益。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