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減少塑膠垃圾,環保署日前「一次用飲料杯限制使用對象及實施方式」草案,今天邀請連鎖便利商店、速食店業者舉行法案研商會,會中有業者認為,應把使用環保杯的成本由消費者負擔,不能用環保懲罰業者,對此,綠色和平專案主任張凱婷表示,從國外循環杯案例來看,只要使用者在一定期間歸還,消費者也不會再多被收取費用,不會因為消費者要採用對環境比較好的行為還要多付錢,不應該變相懲罰消費者。
綠色和平在去年9月10日至今年1月10日試辦台中市15家飲料店的循環杯借用服務,4個月共有約1700人借用,歸還率達98.5%。
張凱婷表示,供借用的單位為這15家店家,歸還則除了15家店家外,也在部分的超商門市擺放,循環杯借用是給消費者是多一個選擇,原本就不應該多收錢,目前業者認為塑膠較為便宜是未考慮到後端處理成本。
張凱婷提及,以國外循環杯案例來看,只要使用者在一定期間歸還,消費者也不會再多被收取費用,不會因為消費者要採用對環境比較好的行為,還要多付錢,不應該為了環保而懲罰消費者。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