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該銀行經濟研究團隊的觀察,台灣不同行業的增長差異,已開始影響到工資和通膨,其中,與全球貿易相關的行業,如半導體和航運的工資增速較高,服務業卻存在相反的情景。
法國外貿銀行全球市場研究部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艾西亞指出,儘管製造業的附加值更大,但不能忽視,服務業才是創造大量就業機會的行業。
艾西亞表示,台灣強勁的出口貿易帶動工業生產和投資形成一個良性循環,推動經濟增速實現高於潛力的增長。但與製造業相比,消費復甦相對顯得不盡人意,近期新一輪Omicron爆發,官方一直在討論再度收緊防疫政策和人員流動限制措施,這無疑有機會對消費帶來進一步的負面影響。
法國外貿銀估測,2022年台灣經濟年增可能在高基期下放緩至4%,未來應有能力抓住更多發展機遇,包括半導體行業,電動車和元宇宙相關行業。不過,樂觀的前景掩蓋了一個迫在眉睫的「荷蘭病」風險,防止此項風險浮現的一個快速辦法,是台灣應跟隨全球趨勢,考慮「與病毒共存」,特別是在疫苗接種率達到一定水平後。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