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顧問公司旗下的數據科學團隊BCG GAMMA調查,儘管全球有八成五的企業深度關切減排議題,在過去五年中,只有一成左右的企業成功達成減碳目標的75%以上,突顯出企業要將理念化為具體行動仍面臨不少困難。
BCG 調查涵蓋全球九大產業的1290 家企業,以了解企業進行碳盤查和減排的狀況。BCG認為,目前逾9成企業無法做到完整碳盤查,BCG董事總經理暨全球合夥人陳美融表示,企業如果無法掌握自身的碳排量,如何能夠追蹤並設定正確的減排目標呢?以減重作比方—減重有許多方法,但如果沒有精準的磅秤,如何能衡量成果?」。
BCG發現,國際上有越來越多品牌客戶受碳稅等壓力影響,很快將轉而要求供應商配合其減碳規範。陳美融指出,台灣許多企業為價值鏈上游的製造代工,勢必得加快腳步,建立減碳能力,方能維持競爭力。當減碳在國際上已成為各大跨國品牌的當務之急,台灣身處上游的廠商必須開始思考具體的下一步,不能僅僅將減碳視為「有做就好」的公益行為。許多企業的低碳策略仍停留在設目標、出報告的階段,尚未意識到那完全無法因應淨零政策帶來的碳稅衝擊。
BCG觀察,相較於國際,台灣企業在減碳的行動上進展較為緩慢,即便設定了減碳目標,也鮮少有能力將計劃加以落實。若企業要根據《巴黎協定》到2030年將其排放量減半,並最終實現淨零排放,企業必須能夠全面、準確並經常地進行量測,以了解排放的程度與各種減碳手段的效益,才能有策略性地達成減碳目標。
陳美融指出,減碳與ESG過去常被認為對企業是一種額外的成本與負擔。BCG的經驗卻顯示,透過智慧化與綠能化營運達成減碳目標的企業,其營運也同時得到優化,並實現了營收增長。BCG調查指出,能夠因應未來趨勢並成功轉型的智慧化企業,其淨利潤相比產業平均高出了16%。BCG同時在2021年全球數位轉型大調查中也發現,超過60%的受訪公司認為ESG與永續發展已成為企業數位轉型首要關注的領域。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