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門指診雖然令人感到害羞,但能檢查出不少病症。一名60歲婦人長期肛門出血,卻因為不敢內診把它當痔瘡治療,一年後婦人多次如廁後馬桶上都有清晰血跡,被家人帶到診間檢查,結果醫師指診立刻摸到硬塊,確定婦人罹患大腸直腸癌第四期,只能做人口肛門維持身體機能運作。
敏盛綜合醫院經國總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陳榮堅在節目《醫師好辣》分享案例,一名60歲婦人自述曾在其他診所被診斷長痔瘡,所以到醫院後也不願檢查,拿藥就走,但他見婦人服用藥物半年狀況都沒有改善,便提出要幫她內診檢查,卻被婦人以「人多麻煩」等理由拒絕。
陳榮堅表示,一年後婦人在家人的陪同下來到醫院,其家人解釋道,因為媽媽已經有好幾次上完廁所後,馬桶上都有明顯的血跡,且臉色越來越蒼白,所以才堅持要她來醫院做內診檢查。
陳榮堅指出,為婦人肛門指診時,手一伸進去就摸到硬塊,但因為婦人痛到縮緊肛門,且通道長滿腫瘤導致空間狹窄,讓他進退兩難,只能請婦人放輕鬆,再慢慢將手拔出來。經過檢查後,確定婦人罹患大腸直腸第四期,只能做人工肛門來維持身體機能正常運作,遺憾表示如果她1年前就聽從建議好好檢查,或許也不會走到這一步。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醫師柯道維曾撰文表示,造成大腸直腸癌的原因,與年齡、家族遺傳病史、抽菸喝酒、不愛運動及肥胖有關,此外,平時料理方式多為燒烤、油炸,或攝取太多紅肉(牛、豬肉等)、高脂肪低纖維等食物,亦可能增加罹癌風險。
柯道維指出,常見的大腸直腸癌症狀,包括排便習慣改變、血便、黏液便、不規則腹痛、體重減輕、腹脹便秘、不明原因貧血等,建議有類似症狀、大腸癌病史或個人及家族瘜肉症的民眾要定期做大腸鏡檢查,50歲以上民眾則每2年做1次糞便潛血檢查。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