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豪雨各地接連傳出零星災情,而南投國姓草莓正值2、3期盛產,也因為連日豪雨導致水傷,不僅葉片枯黃,果實也裂果發霉腐爛,有果農損失超過9成。(吳建輝攝)
連日豪雨各地接連傳出零星災情,而南投國姓草莓正值2、3期盛產,也因為連日豪雨導致水傷,不僅葉片枯黃,果實也裂果發霉腐爛,有果農損失超過9成。(吳建輝攝)
張有錦說,就算高架化也會受雨害,因此從病害、溫溼度控制、肥料來加強草莓根莖的強壯度。(吳建輝攝)
張有錦說,就算高架化也會受雨害,因此從病害、溫溼度控制、肥料來加強草莓根莖的強壯度。(吳建輝攝)
國姓鄉公所農經課長郭俊龍,表示因為氣候變遷問題,對草莓栽種的方式也要與時俱進,才能永續經營,因此農民也可嘗試做一些改變。(吳建輝攝)
國姓鄉公所農經課長郭俊龍,表示因為氣候變遷問題,對草莓栽種的方式也要與時俱進,才能永續經營,因此農民也可嘗試做一些改變。(吳建輝攝)

連日豪雨各地接連傳出零星災情,而南投國姓草莓正值2、3期盛產,也因為連日豪雨導致水傷,不僅葉片枯黃,果實也裂果發霉腐爛,有果農損失超過9成,但南投果農張有錦所經營的機械草莓園幸運躲過,他說除了高架化能嚴防水災外,利用有機豆渣、益生菌等天然肥料,也是幸運躲過豪雨襲擊的關鍵。

南投國姓鄉草莓種植面積約7、8公頃,集中在福龜村台14線中潭公路兩旁,當地農民原以為能夠在228連假吸引民眾觀光採果,沒想到辛苦種植的草莓現在都被大雨泡爛;有農民就表示,多數草莓都泡水裂果,表皮嚴重受損發霉腐爛,損失慘重,還得僱工收拾殘局,欲哭無淚。

而從事機械業,返回國姓老家種植草莓的張有錦,利用自己的機械背景測試各種草莓種植技術,他說,他嘗試過傳統種植、高架種植,品種包括香水、美姬、豐香等不同種植方式,因此去年就將傳統種植地板的草莓移植到高架上,因此幸運躲過一劫。

張有錦說,就算高架化也會受雨害,因此從病害、溫溼度控制、肥料來加強草莓根莖的強壯度,特別是他利用有機豆渣、益生菌、加上雞大便混合土壤發酵的肥料,因此他所種植的草莓才能順利躲過雨災,他說返鄉種植草莓算是實驗性質,希望能幫助更多農民,找到最適合國姓種植草莓的方式,推廣高架科技草莓園。

國姓鄉公所農經課長郭俊龍,表示因為氣候變遷問題,對草莓栽種的方式也要與時俱進,才能永續經營,因此農民也可嘗試做一些改變,而目前據調查國姓草莓水傷約9成,等於2、3期收成歸零,預估會全部減產4成,將盡速通報相關單位前來勘災,盡速清除壞果避免疫病蔓延。

#南投草莓 #草莓園 #豪雨 #農民 #機械草莓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