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一早「爬蟲動物救援協助送醫治療」組織人員到現場捕捉未果,直到中午鱷魚才懶洋洋的浮現水面,無奈志工一靠近鱷魚就潛入水中,只能等待鱷魚下次上岸,再進行捕捉。(吳建輝攝)
5日一早「爬蟲動物救援協助送醫治療」組織人員到現場捕捉未果,直到中午鱷魚才懶洋洋的浮現水面,無奈志工一靠近鱷魚就潛入水中,只能等待鱷魚下次上岸,再進行捕捉。(吳建輝攝)

南投縣埔里鎮向善里一位農民在自家筊白筍田發現鱷魚,引發當地民眾議論紛紛,但筊白筍田地主黃姓農民倒是很淡定,5日一早「爬蟲動物救援協助送醫治療」組織人員到現場捕捉未果,直到中午鱷魚才懶洋洋的浮現水面,無奈志工一靠近鱷魚就潛入水中,只能等待鱷魚下次上岸,再進行捕捉。

協助捕捉的志工表示,這隻鱷魚大約50、60公分,身形不大,依據習性研判鱷魚吃飽以後會再爬出水面曬太陽,加上水田駁坎與陸地距離至少2米,因此要爬上岸的機會不高,只能等待鱷魚浮出水面曬太陽時,再趁機獵捕,但擔心的是老農仍照常下田工作,此舉確實讓人捏一把冷汗。

5日上午志工持續在田區尋找,但筊白筍葉茂密,水面也浮現許多綠色浮萍,成了鱷魚最佳掩護地,直到下午留守在現場的志工人員才又發現鱷魚蹤跡,但礙於人力不足,加上鱷魚警覺性高,一發現有人靠近就迅速逃竄,消失在水面。

黃姓農民說,因為距離筊白筍採收還有10天左右,現在直接放水這期筊白筍恐怕全部泡湯,因此絕對不可能讓捕捉人員放水,加上跟鱷魚已經相處好幾天,也沒有攻擊過他,所以希望能夠等到採收完放水曬田時再來捕捉。

縣府農業處也表示,目前爬蟲類專家持續留守現場,除了放水捕捉外,也在設想其他捕捉辦法,像是在田裡放置誘捕籠,希望這樣能夠順利捕捉的鱷魚,但也會持續與農民溝通,希望能夠盡快完成鱷魚捕捉,避免農民或附近民眾發生危險。

#埔里鱷魚 #鱷魚 #捕捉 #筊白筍 #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