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23日)花東近海連同規模6.6主震在內,一共發生150多次地震,不少民眾徹夜難眠,氣象局指出,此次地震原因是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板塊擠壓導致,有學者認為近年內更可能出現規模8以上強震,對此氣象局前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也做出回應。
台大地質系教授陳文山表示,規模6以上的地震,都會牽動旁邊的斷層,此次地震屬於池上斷層,而池上斷層旁邊的琉球海溝更要注意。中央大學地質系教授李錫堤也指出,琉球海溝周期約100年左右,距離上次活動期1920年至今也來到102年,海溝型地震發生前,也會出現中大型地震,因此判斷近年內台灣恐會出現規模8以上地震。
根據《TVBS》報導,對此郭鎧紋表示,海溝型地震究竟有沒有週期,目前還沒有根據,他說,地震有點像颱風,若用2個颱風之間的間隔,來推算下一個颱風的時間,相信民眾也難以接受,這次地震主要還是板塊能量釋放,不認同學者的看法。
氣象局也提醒,未來幾天內,仍有可能持續發生有感餘震,最大規模恐達到5.5,民眾須持續保持警覺。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