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縣是鳳梨重要產地,鳳梨酥更是揚名國際,但香甜滋味背後,卻隱藏農民心酸的職業傷害;南基醫院復健科團隊發現,種植鳳梨的農民,肩膀疼痛的比率偏高,詢問患者的生活與工作方式,懷疑可能是採收鳳梨的姿勢導致。
南基醫院復健科醫師韓紹禮表示,因肩膀疼痛就醫的農民,經高解析度超音波檢查後,發現嚴重的肌腱撕裂傷、鈣化性肌腱炎、滑囊發炎等,這些傷害都是日積月累所造成。
種植鳳梨的陳姓農民說,採收鳳梨的時候,需要背著竹籃,採鳳梨後,手臂往後抬舉將鳳梨放進竹籃;如此特殊且反覆的動作,應該是導致鳳梨農肩膀受傷的主要因素,疼痛的部位可從肩部的局部痛點、延伸到上臂的外側,疼痛指數從輕微到非常嚴重,甚至痛到無法入睡,或是半夜因疼痛而醒來。
韓紹禮表示,治療肩膀疼痛無法立竿見影,需要病患與醫療團隊配合,物理治療師給予動作指導與肌肉強化,才能預防疼痛再發;急性疼痛的處理方式,包括口服止痛藥物與局部注射、治療儀器等,雷射、熱療、電療、磁場等,都可以止痛與增加復原的速度。
運動治療部分,開始以控制發炎以及維持關節活動度為主,可以施作低強度的關節鬆動術,及低負荷的關節運動,進入中後期疼痛降低後,以強化肩關節肌力、肩胛骨穩定度與核心肌群,讓患者可以重返職場,並避免再度受傷等;如果是嚴重疼痛,或保守治療效果不好,可以考慮骨科手術治療。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