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兌日圓3/25出現遽貶,快速破破阻力價位122,創下6年以來低點,提早達陣外銀原先的6個月匯率價位,即使大推力是來自美國/日本的利差擴大,OANDA 亞太區高級市場分析師Jeffrey Halley分析,本周可能觸及的125應視為「觀望區」,還有更疲弱的空間存在。

該外匯商分析,更重要的是,日元不會只是演獨角戲,此項趨勢將加重整體亞洲外匯市場的空頭走向,亞洲貨幣普遍呈現走弱趨勢。

美元兌新台幣上周五(3/28)在台北匯市略顯交投清淡下,匯價一路在平盤附近拉鋸,終場小貶1.1分,收在28.613元,累計整周貶值2.53角或0.89%。央行統計,新台幣匯率今年來已累計貶幅3.23%,次於日圓的5.45%,連歐元兌美元貶幅同期間為2.61%,都比新台幣來的強。

澳盛銀行經濟研究部指出,俄烏危機引發的停滯性通膨風險,將在短期內對亞洲貨幣構成壓力,不僅能源價格飆升,農產品價格也會對亞洲產生重大的通膨影響,歐元區增長因戰事出現急劇放緩,將對亞洲的出口產生更大的影響。此外,全球金融市場波動導致金融環境收緊,將阻礙該地區的經濟復甦。

渣打財富管理指出,日本貨幣政策和多數經濟體的分歧加劇,日圓進一步走跌,技術面極度過熱,歐元兌日圓、英鎊兌日圓、瑞郎兌日圓都顯示技術面過熱,預估多項日圓交叉盤出現技術面超賣情況,「投資人應留意大幅修正的風險!」

澳盛銀認為,戰事延長及出口可能衰退的擔憂,導致亞洲地區再次出現外資從股市流出,對韓元和新台幣都是沉重的賣出壓力,亞洲貨幣普遍走弱。雖然還不知道俄烏衝突將持續多久,至少過去的地緣政治衝擊經驗可知,投資者情緒最終會恢復,當這種情況發生時,股票流入將恢復,屆時韓元和新台幣匯率也可望同步恢復活力。

#日圓 #出現 #亞洲 #亞洲貨幣 #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