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疫情升溫,國人對快篩試劑需求逐漸升高,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前與廠商簽訂800萬劑快篩試劑共同供應契約,企圖讓價格更親民,但仍有民眾反映明明進口快篩是免關稅,為何價格還是如此高昂?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台灣市場相對不大,因此價格上會比較有一些彈性。

陳時中表示,新簽訂的800萬劑快篩國家隊,是採共同採購契約,政府不介入採購,而是設定招標的基本價格讓廠商來投標,有需要的人可直接在平台上購買,目前都是以公務體系為主。另外被認定為高風險地區的縣市,則可提計畫讓民眾免費索取快篩,每次以20萬劑為限。

外界質疑,國內快篩試劑價格太貴,進口試劑明明無關稅,卻還要歐洲的兩倍價。陳時中解釋,台灣市場相對沒那麼大,所以價格比較有一些彈性。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認為,本土個案數破千只是時間早晚,但不太可能破萬,因為篩檢量能不足。

陳時中回應,目前國內篩檢量能全開為19萬多,如果陽性率超過5%就是1萬人染疫,這在許多國家不是稀奇事情;目前台灣陽性率維持在0.5%,整個疫情期間維持在0.18%,現在升到0.21%。

#快篩 #快篩試劑 #新冠肺炎 #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