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北港鎮工藝師陳明洲、蔡敏男,為傳承紙糊獅頭與木雕鑿花技術,開班授課進行為期3個月的實作課程,12日在北港振興戲院展現成果。目前紙糊獅頭逐漸被玻璃纖維取代,木雕鑿花則是古蹟寺廟維修重點,有必要加以傳承,才能永續發展。
陳明洲師承台北萬華福州派藝師,出師後在北港鎮創設「神山堂」,作品融合木雕、泥塑與漆藝,2015年獲選文化部「文化資產保存者」,2020年又獲國立台灣工藝研究中心頒發「台灣工藝之家」,國家級工藝大師當之無愧。
蔡敏男從事木雕鑿花工藝已30餘年,熟捻小木作與繁複多層次的鑿花技術,多年來負責施作眾多廟宇的木雕工程,許多傳統建築與古蹟,都可見其精湛作品,以重現老建築新生命為己任,平日更是致力傳承工藝給下一代。
陳明洲表示,此次傳授課程以紙糊獅頭為主題,學員們須自行製作土胚、糊紙、磨平、打底漆、上色,共須學習96小時,每星期六上課一整天8小時,足足上了3個月,以求基本功扎實。未來將規畫傳授難度更高的神尊雕塑,讓學員的學習更多元化。
陳明洲說,紙糊獅頭是早年傳統的手工工藝,現在獅頭大多以玻璃纖維、塑膠為材料,紙糊獅頭工藝因耗工費時,學習的人愈來愈少,因此特別開班授課教導年輕學員,讓這項工藝往下扎根。
蔡敏男則以「壽桃」為主題,教授學員鑿花技法,他指出鑿花工法繁複,因此除了學習技法外,還要培養細心與耐心,再加上創新,才能雕出最有特色的作品。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