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本土案例飆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宣布,4月22日起參加旅遊團須接種滿3劑,但該措施事前未與交通部觀光局或旅遊業溝通,看新聞才知道消息,質問無法打疫苗的人怎麼辦,尤其已逾繳的費用收不回來,「錢是政府出嗎?」接下來恐再出現一波消費糾紛。
過去2周國內本土疫情飆升,已有許多公、私團體決定把旅遊活動延後,但旅遊團延後並非易事,旅館、機票等訂金已先付出,若取消將收不回來,延期也可能因淡旺季檔期產生不同的費用,損失將由消費者吸收。
政策今日一公布,各旅遊業群組立刻炸鍋,不只各大公會事前沒有接獲通知或諮詢,連主管機關也是看新聞才知道,一時間手忙腳亂,業者痛批「獨裁」、「拿不回的退費政府出嗎」、「旅行業背鍋,把客人得罪光了」。
旅行業品質保障協會發言人李奇嶽指出,指揮中心政策公布後,旅行社的作業大亂,首先旅行業對客人有沒有強制力?若因其中1人未打3劑造成無法出團,消費者能接受自行吸收損失嗎?2年前疫情剛爆發、去年3級警戒、今年本土案例激增,到今天的3劑政策,旅行業一直在面對同樣的困境。
李奇嶽說,初步向疫情指揮中心詢問,得到2個原則,首先未成年人無法打滿3劑、甚至無法打疫苗者,即不要求打滿3劑才能參團;第2是畢旅團、親友團、公司行號本來就是認識的團體,也不算在「不特定對象」的範圍。
若旅客堅持退團,則依據國內旅遊定型化契約應記載事項第14點(國內旅遊定型化契約第13條)規定,扣除已繳的行政規費後,將餘款全數退還旅客。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