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疫情持續升溫,4月26日爆增6千人確診,今(27日)大增8千人確診,一口氣成長了30幾%,引起各界關住,不少民眾擔憂,按照這樣的速度,何時單日本土會破萬人染疫?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在記者會上秒回,明天就過1萬了!
陳時中指出,現在講求自主防疫,雖然精神上是自主,但若違規被查到,還是可以根據傳染病防治法開罰,但不希望走到這裡,防疫是全民一起,這一段時間內希望大家遵守指引,而不是採棄守式的防疫,一起度過難關。
台北市政府近期預估,居家隔離縮短後,在沒有任何作為情況之下,預計5月4日北市單日確診恐有5000例,5月7日就達1萬例,5月18日達50萬例,必要時可能「軟性封城」。陳時中表示,確實柯市長提出的數目看起來也蠻讓大家不安,不過台灣的非藥物公衛措施(NPI)、疫苗覆蓋率來看,防護力較高,疫情不會是無限往上、無限循環。感染的人越多,病毒「碰到牆壁」的機會也越多,到一個程度會慢慢趨緩,然後「反折」,要合併其他因素一起考慮。
對於北市府的試算,陳時中表示,我們來看看每日50萬例確診的情況,以人口來比較,美國疫情高峰時候130~170萬人確診,當地人口是我們的15倍,若疫情高起來應是每日10幾、20萬,而南韓高峰為60幾萬,若以南韓人口情況估計則是每日最高30萬。台灣是否能打破這些世界紀錄?我們需要理性來看。
陳時中表示,第1,台灣的NPI措施,如口罩、勤洗手等,是全世界最好,可隔絕掉一部分的快速傳播。第2,台灣疫苗施打形成的保護力都比這些國家疫情開始時高出很多,現在我們也屬於是前段班,別的國家的疫情大概是3、4個月以前開始。以我們現在的第3劑覆蓋率來說,都比這些國家高,換句話說,我們這段時間的防護力是比較好的,要考慮這個時間點的防禦能力,我們的能力不輸他們(其他國家)。
另外,陳時中也表示,「評估疫情的時候會有個高點,不會無限是往上」。感染到一定的情況,機會開始遇到很多感染過而有防禦力的人,不會是無限循環的倍數一直往上走。
陳時中表示,每日50萬人的基本算法,是每3~4天感染數成長1倍,在疫情的起頭會這樣成長,例如現在也是4天多就1倍。不過一旦感染的人越多,病毒「碰到牆壁」的機會也越多,到一個程度會慢慢趨緩,然後「反折」。他說「我想這樣的擔憂是他(柯文哲)自己的計算,但我只是要提醒說,有這3個因素要併入考慮,大家也不用太過擔心」。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