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開戰已超過兩個月,雙方精銳盡出,其中俄羅斯幾乎將除了T-14「阿瑪塔」以外的所有新式坦克投入戰場,然而從戰場傳回來的畫面可以看到許多被摧毀的俄軍坦克呈現「身、首分離」的慘況,對此時事評論員李正皓直言,俄軍坦克的自動裝填機和彈藥擺設,就是造成其當前慘況的「兇手」。

李正皓昨(29日)在政論節目《新聞面對面》秀出俄軍坦克砲塔內部設計圖和美軍M1坦克砲塔內部設計圖,並提到不同於美系坦克有4名成員,俄系坦克只有3名(裝填手被自動裝填機取代),他指出俄軍坦克的砲彈是安置在自動裝填機之下並圍成一圈,而美系坦克則採取「彈艙分離」設計,擊發之後由戰鬥室的裝填手再從砲塔後方的彈藥室抽取一枚新砲彈。

俄軍派往前線的坦克中包含進行過現代化改裝的T-72B3M,但裝填系統的缺陷仍使其難逃被擊毀後砲塔炸飛的下場,圖為本車參與28日莫斯科紅場閱兵預演。(路透社28日照)
俄軍派往前線的坦克中包含進行過現代化改裝的T-72B3M,但裝填系統的缺陷仍使其難逃被擊毀後砲塔炸飛的下場,圖為本車參與28日莫斯科紅場閱兵預演。(路透社28日照)

李正皓表示自動裝填機的設計雖看似先進,但砲彈就直接擺在戰鬥室下方,而美系坦克的彈藥室與戰鬥室分開,且兩者間有防護設計,比較不會發生如俄系坦克般中彈後大爆炸、砲塔與車身「身首分離」的情況。

李正皓也解釋西方援烏反坦克武器原理,他以瑞典製NLAW反坦克飛彈舉例,指出NLAW的攻擊原理是「砲彈飛到坦克防禦最薄弱的車頂後在空中引爆,利用高熱火焰擊穿裝甲後對內部造成破壞」,若美系坦克遭遇NLAW,彈艙分離以及中間的防護擋板設計可以防止坦克「殉爆」,增加成員生還率,但若是俄系遇到,NLAW的高熱火焰會直接引爆儲存在裝填機之下的那一圈砲彈,造成二次爆炸,成員生還率「基本上是0」。

#坦克 #裝填 #設計 #俄烏戰爭 #李正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