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原因應是有部分國內系統性重要銀行(D-SIBs)保留現金,強化財務結構,亦有部分銀行可能考量今年市場波動較大,亦先保留實力在帳上。
國銀獲利歷史高點應是新冠肺炎全球爆發前的2019年,稅前獲利近3,600億元,稅後獲利則有3,137億元,2020年時35家國銀亦配發1,451億元現金股利,亦創史上新高,股利占稅後獲利金額的46%。
新冠肺炎爆發後,全球大降息,銀行的淨利息收入亦減少,加上海外授信風險升高,放款屢傳「踩雷」,2020年35家國銀稅後獲利2,787億元,比2019年衰退11%以上,但2021年銀行發放現金股利1,394億元,僅比前一年的現金股利少3.9%,現金股利占稅後獲利的配發率達50%。
2021年股債多頭行情,銀行獲利多有成長,全年稅後獲利3,023億元,成長近8.5%,近期銀行董事會紛紛決定現金股利,合計發出1,358億元,比去年還少36億元,現金股利配發率不到45%。
2022年發放現金股利絕對金額最高的銀行是國泰世華銀,發出160億元,等於每股配1.5元現金,金額比去年多5億多元,配發率67%以上。
其次是兆豐銀行發出128億元現金,亦是每股配1.5元,現金股利占稅後獲利的69%,配發率是大型銀行中最高。
第三高才是中信銀,今年現金股利每股配0.82元,總額121.4億元,但若與去年稅後獲利相比,配發率約41%;合庫以每股配1.05元現金,總金額113億元,排第四,配發率近60%,其餘銀行今年現金股利總額都不到百億元。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