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山下的歷史建築彰化藝術館和館後方的紅毛井等,串聯成重要的人文景觀區,彰化藝術館多處遭白蟻蛀蝕,紅毛井棚架也鏽蝕嚴重、多處破損,彰化市公所爭取彰化縣政府補助修繕,27日副縣長林田富與市長林世賢等人共同舉行開工典禮,預計7月5日完工。

彰化藝術館的前身彰化公會堂,屬於1930年代現代主義風格建築,簡約白色造型,在車水馬龍中山路上格外顯眼,被譽為最美的建築,一度是公眾集會場所,已轉型成藝術的殿堂,八卦山紅毛井就位在彰化公會堂後方、已列為彰化縣歷史古蹟,歸彰化藝術館維護管理。

紅毛井顧名思義,相傳是荷蘭人所開鑿,井旁的土地公廟是信眾陳腰等人於1976年興建,彰化市在自來水未普及前,八卦山麓居民吃喝用都依靠紅毛井。

紅毛井也曾是彰化市洗衣的大本營,職業洗衣婦會依輩分佔位置。井前架有20公尺的長廊形棚架,並埋設暗管引取井水到前面的洗衣池,隨著職業洗衣婦凋零、再加上自動洗衣普遍、洗衣池整修後已變小,只剩零星人們來洗衣。每次進行彰化歷史巡禮,紅毛井都是「飲水思源」的重要景點。

林世賢表示,彰化建縣將屆滿300年,彰化市公所和彰化縣政府合作,期待工程完工後,還給當地民眾一個嶄新的紅毛井信仰中心,這次修繕工程包括紅毛井前棚架除鏽噴漆、換裝PC及塑鋁板、更新電線線路及照明、土地公廟前地坪整理、新設簡易殘障坡道等,以及更換位於公會堂二樓4扇遭白蟻蛀蝕的木門。

#紅毛 #洗衣 #彰化 #公會堂 #彰化藝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