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港埠業務費已長達24年未調整,中華民國全國碼頭工會聯合會日前要求調漲20%,台灣港務公司30日上午在高雄港港史館回應表示,與進出口業者溝通後,大部分業者願意接受10%的漲幅。今年7月會將費率調整方案陳報交通部,待交通部核准,公告6個月後即可正式實施。
早期因航運業不景氣,港埠業務費從1998年後都沒有調整,迄今已24年不動如山,然而近年受疫情影響,飆出海運貨櫃費用數以倍增的高成長,消費者物價指數漲幅也高達25%,港務公司今年4月提出港埠業務費規畫調漲10%,但碼頭工會聯合會認為應調整到20%才能跟的上物價。
為此,碼頭工會聯合會上周舉行記者會,喊出「我要加薪!我要生活」,並表示進出口貨物業者享有豐厚的利潤,卻有部分付費方對提高費率有疑義,希望港務公司能重視基層勞工的聲音。
台灣港務公司業務副總鄭淑惠今日表示,尊重全國碼頭工會聯合會所提出的漲價幅度,但綜合考量航商、貨主、進出口業者等付費方負擔能力,還是朝向以調漲10%為原則。目前跟付費方及裝卸業者等收費方都有召開多場座談會,部分付費方雖對於費率調漲有所意見,但還是能理性溝通,多數能夠認同費率應反映物價,才能營造健康的港區作業環境,預計6月底召開最後1次說明會。
港務公司董事長李賢義電話受訪表示,因應物價水準上漲,加上航運去年表現優異,為了提升港口作業環境與服務品質,才會調漲港埠業務費。雖然溝通過程雙方立場不一,但最後都各退一步,可以接受10%調漲。預計召開最終說明會後,7月將草案送至交通部,期望交通部核准,於公告後6個月開始實施。
此外,過去港灣碼頭碇泊費最高級距僅為6萬噸以上船舶,無法跟上近年船舶大型化的海運趨勢,鄭淑惠表示,參考目前遠歐航線船型主流為18萬總噸,據此初步規畫將碇泊費率從原本最高級距6萬總噸,提升至18萬總噸。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