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桃園市長人選持續膠著,有意參選的市長參選人鄭寶清與學者、地方領袖溝通交流,一致認為候選人須具備以下條件才能成為優質市長,其中行政能力、執行能力、危機處理及財務管理之「4力」,是擔市長大任的基礎能力,才能實際率領桃園起飛、邁向國際都市,讓桃園市成為世界焦點。
經由台北商業大學企管系教授張世佳、議員參選人陳品杰、朱智菁等人,以訪談方式表達學界與地方人士期盼,希望在桃園市政轉型期間,民進黨能推出最有經驗的候選人,透過深耕在地的經驗、創新治理管理及高度執行力以「睛點桃園」,讓桃園成為國際城市。
張世佳博士認為,桃園市長必須要深耕在地,務實瞭解產業需求,才能帶領「產業創新」,創造利潤;第二個就是創新治理能力,這也包括行政機構;第三個就是高度的執行力,尤其目前各種競爭激烈環境,企業不能等待,因此期盼有效率政府的協助。
陳品杰表示,「在地深耕」對桃園非常的瞭解是市長人選最重要的特質,像現在桃園捷運系統陸續準備中,未來市長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才能建好捷運打造完善的生活圈。
朱智菁強調,後疫情時代民眾最重視民生經濟,今年的選舉必須要更務實腳踏實地,市長人選必須深入基層接地氣,現任市長鄭文燦就很重視基層聲音,例如疫情嚴重,很多民眾抱怨沒收到電子居隔單,市長得知後一個下午時間溝通各局處解決,展現「執行力」獲得民眾認可,因此能力、魄力、效率非常重要。
結合前面三項特質,鄭寶清也補充4「力」的觀點,桃園是國門之都,最有機會變成國際性的城市,特別提出「睛點桃園」,也就是將眼睛的焦點聚焦在桃園,讓桃園變成台灣甚至世界的焦點,目標將桃園建設成經濟首都。
他認為,六都所有的工業區面積桃園位居第一,工業產值上兆,如果他當選市長,將會運用產官學力量,全面升級產業,創造更多就業機會;運用智慧科技、創新建設改善城市,整合系統跟服務。他說,市長必須具備4個「力」,分別是「行政能力、執行能力、危機處理能力及財務管理能力」,而這些條件他通通具備。歷經實務淬鍊,是位能力成熟、有優勢的市長候選人,計劃以提升社會福利預算,挹注解決三明治世代問題及全市國小兒童營養午餐免費,創造桃園市民幸福感,同時將桃園打造成一個最宜居、最吸睛的國際城市。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