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台做第一上市櫃的外國企業KY公司爭議連環爆,民眾黨立委張其祿今天指出,根據2021年資料,110家KY公司有79家在中國,占比高達71.8%,非中國地區僅占28.2%。考量目前兩岸特殊情勢,政府與金管會恐怕已經無力稽查中國KY公司實際營運狀況,主管單位應該加緊腳步修正管理制度,避免投資人權益再度受損。
張其祿表示,2018年康友KY事件肇因於公司財務報告、公開說明書不實,管理階層才能趁機操弄股價,坑殺上萬人。KY公司設點國外、在台灣上市櫃募資,使財務、經營狀況難以查驗。金管會雖然在康友案後補破網,祭出會計師查核從一年一次改為半年一次、縮短資本額達新台幣100億元以上的公司年報申報期限等措施,卻缺乏最重要的實地查核工作。
張其祿說,金管會做法只是將監管KY公司的責任轉嫁給會計師事務所。承辦人員必須實地察看公司、工廠、了解公司負責人歷年的經營實績及理念,才能有效落實監督。主管機關應該提供具體規範,協助會計師執行相關查核、審計工作,依KY公司營運狀況執行有效的查核程序,才能促使KY公司在公開財報上採取適當行動,降低投資人風險。
張其祿指出,2009年馬政府執政時,宣布開放中資來台投資,許多中國企業化身KY股進軍台灣。2021年資料顯示,110家KY公司有79家在中國,占比高達71.8%,非中國地區僅占28.2%。考量目前兩岸特殊情勢,台灣政府與金管會恐怕已經無力稽查中國KY公司實際營運狀況,主管單位應該加緊腳步修正管理制度,避免投資人權益再度受損。
對此,金管會證券期貨局證券發行組副組長陳怡均表示,現行規定若陸資超過30%就不能來台上市,更遑論後續的募資狀況,金管會對於陸資的審查比照投審會,會逐層認定陸資股東是否有控制力。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