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前公布3類人可打第4劑,其中包括第一類醫事人員。台大前醫師林氏璧PO文,建議醫護「兩打兩不打」,先評估自身狀況,再做決定。
目前符合第4劑資格的對象,包括65歲以上長者、長照機構住民、18歲以上免疫不全及免疫低下等;也自6月起陸續開放第一類醫事人員、機場港埠、居家檢疫、航空機組員、機構及社福照護系統相關工作人員。
林氏璧表示,目前各國會開放施打第4劑的,多半是長者或免疫不全者,但英、美等國標準不一,如美國是50歲、英國要滿75歲,台灣則是65歲。
之所以會打第4劑,理論基礎來自以色列。林氏璧指出,以國醫護人員多接種BNT或莫德納,發現中和抗體僅能回到比第3劑稍高的水準,且防Omicron感染效果有限,他認為這是各國未積極衝第4劑的原因。
林氏璧說,能理解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的決定,至少先有一波短期防護力也好,「我個人認為不應太過期待打第4劑能減少感染的效果」。
那醫護要打嗎?林氏璧提出建議:若本身有新冠重症風險因子,可打;評估工作上接觸病毒的風險太大,也可打。
如果前3劑疫苗曾對mRNA疫苗有過嚴重不良反應,可不打;若這波疫情期間被感染過了,也可不打。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