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國際通膨影響,國內物價漲幅有感,尤其畜禽產業飼料更是水漲船高,養殖業者的成本壓力相當高。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飼料價格已經到了一個高峰,會繼續和行政院爭取營業稅減免,也會透過種植5萬公頃硬質玉米、釋出30萬公噸舊米來減輕農民負擔。

陳吉仲今日出席「2022食育力五星城市頒獎典禮」受訪表示,從去年底到現在,除了國際通膨,另受全球新冠疫情下塞港、俄烏戰爭等影響,導致原物料價格大漲,尤其玉米和黃豆為飼料原料,雞蛋、雞肉、豬肉等價格也跟著漲。

然而除了畜產品,農糧的蔬菜、水果、白米、雜糧等都維持在良好的價格水準,飼料價格應該已經到了一個高峰,營業稅減免的措施會繼續和行政院爭取,也會透過種植5萬公頃的硬質玉米、釋出30萬公噸舊米來當飼料米來減輕農民負擔,畜產品也會因應市場機制來調整價格。

陳吉仲強調,農產品價格調漲都是跟著供需走,沒有所謂價格調整就回不去的事情;現在不只雞蛋,包括豬肉、白肉雞的價格也都在合理水準,農委會的優先責任是確保所有糧食供應無虞,記得今年初有人說5月和6月會缺雞肉,但一直到現在都有穩定供給給全國消費者。

另針對通膨下溫飽受影響的中低收入戶,行政院已有相關政策,農委會也會推動零肌餓來降低通膨的影響。

#通膨 #陳吉仲 #飼料 #影響 #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