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役美國空軍上校和智庫專家指出,俄烏戰爭的教訓顯示,未來即使面對武器先進程度遠遜己方的敵人,美國空軍也將在爭奪空中優勢時付出龐大代價,更別提可能擁有同等戰力的中國大陸了。故他們建議,應將目標轉為展現阻止共軍取得台海空優的能力,讓其航空載具無法於戰區活動,認為此舉更容易實現、更能有效嚇阻大陸攻打台灣。
軍事新聞網站「任務與目的」(Task & Purpose)報導,美國空軍空中機動司令部(Air Mobility Command)特別計畫處處長布雷默(Maximilian Bremer)上校,以及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考克羅戰略與安全中心(Scowcroft Center for Strategy and Security)資深研究員葛莉科(Kelly Grieco)共同撰文指出,烏克蘭軍方已證明,即使戰機和防空系統皆遠遜於俄軍,其仍能巧妙地運用有限戰力,很大程度上將俄軍航空武力拒於戰場之外。
英國智庫「皇家三軍研究所」(RUSI)研究員布朗克(Justin Bronk)表示,美國是少數能夠有效對抗敵方防空系統的國家之一,但整體作業相當複雜。電戰機之間要進行密切戰術協調,以降低敵方雷達的功效,並讓負責防空壓制任務的野鼬機(Wild Weasel)以反輻射飛彈或其他彈藥將防空系統摧毀;期間除了需要空優戰機進行攻勢性防空(OCA)掩護外,更依賴脆弱的空中預警管制機、加油機和情監偵(ISR)資產提供支援。
上述任務就算在對付伊拉克等低強度威脅時仍頗具難度,若將對手換成擁有先進武器的中國大陸,挑戰只會更加艱困;且由於先進戰機的造價太過昂貴,導致美軍的採購數量大幅減少,如F-22便僅有不到200架,在戰爭中根本承受不起消耗。
因此布雷默和葛莉科認為,這顯示針對敵方取得空優的拒止措施,有時可能比與中俄直接爭奪空優來得更聰明、更能有效阻止其向外奪取領土的目標;呼籲美國空軍領導階層和分析家應有所覺悟,理解美國未來不能繼續將獲得空優視為「理所當然」;並批評空軍仍太過專注於開發昂貴、專門用於深入敵方領土爭取空優的先進載人戰機。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