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首報導,2022世界人工智慧大會產業發展全體會議,1日在上海市張江科學會堂召開。張江數位孿生「未來之城」首發。預料到2025年,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數據圈。

本屆人工智慧大會採用「1+1+2+10+N」活動架構,即1場開幕式、1場閉幕式、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2場全體會議、10場主題論壇,以及N場生態論壇。

作為「2」場全體會議之一,產業發展全體會議邀請了中外知名企業代表,圍繞「AI賦能百業」、「促進數位化轉型」等話題進行高端對話,討論人工智慧和元宇宙等產業為經濟帶來的新動能,展望智慧時代世界經濟復甦的新機遇。

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院長余曉暉在《人工智慧產業發展新態勢》演講中表示,人工智慧正處於小範圍驗證向規模應用過渡的關鍵轉捩點,未來仍需解決更大範圍、更深層次的工程化落地挑戰,持續深化大算力、大演算法、大數據融合,探索通用智慧新路徑,並通過大模型技術創新進一步強化垂直一體化生態優勢,最終實現從賦能產業升級到推動人類科技進步的跨越。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雲全球銷售總裁蔡英華介紹,目前中國企業採用人工智慧(AI)比例58%,居全球首位,「預計到2025年,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數據圈,而智慧計算也將成為算力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壁仞科技創始人兼董事長張文認為,在未來,算力將呈現「製造智慧」、「反哺和疊加」、「仿真和模擬」、「虛擬世界」、「經濟槓桿」五個前所未有的新特點,並將朝著「高效算力」、「綠色算力」、「多樣化算力」三個新方向邁進。

在SAP全球高級副總裁、全球研發網路總裁柯曼(Clas Neumann)看來,通過數位化AI連接整個價值鏈,人們可以消除阻礙創新的孤島式的人工流程。「在數位網路的新時代,利用網路經濟的特點,發揮AI的優勢,充分連接上下游,釋放潛力是關鍵。」柯曼說。

會議現場,《元宇宙產業圖譜》和《上海市元宇宙標準體系》正式發布。由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聯合產業界各方單位發起成立的「元宇宙創新探索方陣」啟動。未來,「元宇宙創新探索方陣」將支撐政府決策、推動相關企業技術創新,引導產業健康發展。

會議現場,張江集團發布了「張江·未來之城 SUPER」的構想,首次提出以張江中區4.1平方公里為範圍,立足2019年以來張江人工智慧集聚區建設成果和基礎,以「未來交通、未來醫療、未來生活、未來金融、未來製造」五大超級場景為牽引,搭建十大集成開放式創新平台,打造張江數位孿生「未來之城」的先導區。

張江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袁濤介紹,該先導區將圍繞「一島」(人工智慧島)、「一堂」(張江科學會堂)、「一座城」(張江科學城),集中構建「未來之城」的數位化承載元空間,進一步彙聚張江科學城產業凝聚力、展現元宇宙數位化產業發展趨勢,「它們將不僅作為永不落幕、不斷迭代的,有用、能用、好用的世界人工智慧大會產業發展論壇場景;同時,作為系統集成的『牛鼻子』和服務實體經濟的『產業元宇宙』,『未來之城』將全方位牽引科技進步、產業興旺、安居樂業。」

#未來 #張江 #人工智慧 #產業發展 #元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