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極端氣候,高雄市水患自主防災社區成果交流會19日在國立高雄大學舉行,會中表揚績優社區、合作企業暨機構,以及防災士授證儀式,藉此鼓勵、宣導民眾建立防災意識及韌性,提升安全意識。
高雄市政府水利局、國立高雄大學災害防救科技研究中心、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臺灣韌性城市發展協會共同舉辦該場成果交流會,水利局長蔡長展、高雄大學校長陳月端、災防中心主任吳明淏出席與會。
蔡長展表示,社區是災害防救體系中最基礎,也最重要的一環,10年間經歷大大小小的風災,一直到近幾年的極端降雨,社區的堅持是公部門最大的鼓勵,學習如何與災害共處是未來防災體系主要的趨勢。藉由成果交流會與社區相聚,感謝社區多年來的付出,不畏風雨共同守護家園。
會中安排表揚獲經濟部水利署評定的績優社區,計有高雄市仁武區中華里榮獲特優,大社區保社里榮獲優等,大社區中里里、楠梓區藍田里及清豐里、湖內區太爺里、美濃區瀰濃里、大樹區久堂里等榮獲甲等。其中,永安區新港里更獲評種子社區殊榮。
經濟部水利署第六河川局長謝明昌稱讚高市府推動水患自主防災社區成果有目共睹,得獎社區數從2019年7個一路成長至2021年11個,且市府也獲得水利署評選為績優縣市。
吳明淏說,自2009年莫拉克風災後,高市府相當重視各項災害防救課題,中心團隊本著「同市一命」理念,積極協助市府各局處規畫、執行相關災防計畫、守護民眾生命財產。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