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環球時報》28日報導,日本政府計畫今年底修改被視為外交和安保政策長期指導方針的《國家安全保障戰略》等3份文件。《朝日新聞》27日稱,由執政黨自民黨與公明黨組成的工作組(工作組)26日在國會召開第二次會議,磋商經濟安保主題。兩黨同意在《國家安全保障戰略》寫入「經濟安保」概念,但對於有關「安全許可」的內容存在一定分歧,認為有必要繼續研究。此舉大陸學者認為,勢必對中日正常經貿往來造成影響

《環時》報導,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員呂耀東表示,日本將經濟安保寫入《國家安全保障戰略》,是把安保範圍擴大化了。作為美國的盟國,如果日本意圖從經濟上限制中國,就是要與美國步調一致。自俄烏衝突後,日本也加強了對抗的對外政策。中日經貿關係非常緊密,科技交流頻繁,日本在華投資規模也很大,「經濟安保」勢必對中國和兩國正常的經貿往來造成影響。

日本經濟安保是岸田文雄政府的重要政策。今年5月,岸田政府通過了《經濟安保推進法》,旨在確保關鍵基礎設施和重要物資供應鏈的安全穩定,與西方國家合作以降低對日益增強影響力的中國經濟的依賴。然而,在2013年制定的現行《國家安全保障戰略》中,並沒有寫入有關經濟安保的內容。基於此,在26日舉行的第二次工作組會議上,自民黨與公明黨一致認為,有必要在即將修改的《國家安全保障戰略》中寫入有關「經濟安保」概念。

此外,自民黨與公明黨當天還認為有必要導入「安全許可」制度,防止尖端技術外洩,對參與重要情報研究人員等進行可信賴度調查。但對於這項制度,兩黨存在一定分歧。公明黨認為應討論具體的制度設計和適用範圍,特別是針對民間人士的可信賴度調查。有觀點認為,公明黨歷來主張對華友好,若「安全許可」制度的適用範圍過大,將有可能傷及日本企業的對華投資,以及民間社會的對華交往熱情。

《朝日新聞》分析稱,日本經濟依賴中國。如果日本政府在新的《國家安全保障戰略》中寫入「經濟安保」相關內容,推動應對中國舉措,結果將適得其反。

#日本戰略 #文件 #安保 #經濟 #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