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22日公布最新外銷訂單統計。12月外銷訂單為438億美元,為歷年同月第六,年減16%;全年訂單金額為5,610.4億美元,為歷年第三,年減15.9%。統計處表示,受到第1季為電子產業淡季,加上升息遞延效應,以及國際黑天鵝因素未減,預估1月訂單金額將續減,來到380億至400億美元,年減15.8%至20%。
12月外銷訂單438.1億美元,較上月減13.5%,較上年同月減16.0%,主因受通膨及升息效應影響,全球經濟成長放緩,終端需求疲弱,產業去化庫存尚未結束,以及上年中國大陸解封效應使得基期較高所致。
按貨品別觀察,終端電子產品需求低迷、供應鏈調整庫存,致資訊通信產品及電子產品分別年減25.3%及12.9%;光學器材在背光模組接單減少,以及大尺寸面板及光學鏡頭接單成長交互影響下,年減0.3%。
傳統貨品因全球經濟展望不佳,終端需求疲弱,業者對設備投資持觀望態度,加上海外同業產能開出,部分產品價格低於上年同月,致塑橡膠製品、機械、化學品及基本金屬分別年減15.2%、10.5%、6.5%及1.7%。
統計處表示,2023年全球經濟受通膨及升息效應影響,終端需求疲軟,產業調整庫存,加以業者對設備投資保守觀望,部分原物料價格低於上年同月,致全年接單衰退至5,610.4億美元,續減15.9%。
展望未來,隨高效能運算、人工智慧、車用電子等新興科技應用持續拓展,加上我國半導體產業具競爭優勢,均有助於維繫外銷訂單動能,惟第1季為電子產業淡季,加上升息遞延效應,美中貿易紛爭、地緣政治風險等不確定因素仍存,復因紅海衝突升溫,恐干擾全球景氣復甦力道,後續發展亟需持續關注。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