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第2季為新舊機種交替傳統淡季,大立光4月合併營收為34.58億元,微幅優於上月0.2%,累計前4月合併營收為147.71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3%。
就產品比重來看,20M(百萬畫素)以上產品占大立光4月合併營收比重20%到30%,10M以上產品占50%到60%,8M產品占營收比重0%到10%,其他產品約占10%到20%。
大立光董事長林恩平在日前法說會表示,今年上半年沒有太多品牌廠升級,目前看起來,4月及5月拉貨動能與3月差不了太多,至於6月還看不到,在毛利率方面,第2季的毛利率主要是看價格、稼動率及生產良率,相同的規格價格是一樣的,不過沿用舊機種一般會降一點價格,良率則是會隨時間改善,第2季良率理論上會比第1季好。
林恩平表示,今年主要是去年升級的客戶計畫將沿用舊規格下放到更低階的機種,且集中在下半年,預估應用的量應該會變多;在G+P鏡頭部分,相較於7P/8P純塑膠鏡頭,G+P鏡頭沒有太難,採用G+6P因模造玻璃鏡片本身製造較麻煩,工差會損失,生產難度比7P高。
目前大立光G+P鏡頭的模造玻璃自製與外購都有,林恩平表示,自製部分是在台灣廠生產,是否全自製要看未來需求才能決定,如果要擴產會規劃在新的四廠,預計擴產時間須6個月,不過現在還沒有規劃,在稜鏡方面,我們只做黏合鍍膜,如果是塑膠則會自製,但塑膠稜鏡目前只是通過客戶測試,還沒有導入。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