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飛一掃去年第四季虧損9,000萬美元陰霾,今年Q1淨賺7.85億美元。但仍遠不及去年Q1的淨利20.1億美元,當時拜疫後航運大爆發之賜,獲利創新高。
達飛主要海運業務的Q1核心利潤率(core profit margin),自前季的9.5%躍升至24.8%。這多虧美國企業補充貨源帶動需求,再來是紅海危機掀起的漲價效應。
達飛財務長費南德茲(Ramon Fernandez)接受電訪指出,貨運旺盛需求料持續不墜,但有關2024全球船隊運力擴張9%-10%的預期,大多將在今年剩餘時間發生。
有鑑於此,紅海航運危機對運費的衝擊,將漸漸被吸收,海運市場又將回到2023年底的運力過剩情況。馬士基(Maersk)、赫伯羅德(Hapag-Lloyd )等達飛的同業對手,也提到運力過剩風險。
得利於紅海危機推升運價,丹麥航運龍頭馬士基13日股價飆漲7.7%,表現居歐股成分股之冠。
聲援遭以色列強力圍剿的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葉門叛軍「青年運動」(Houthi)襲擊往來紅海的商船,航運業者為避開此危險航道,多繞道非洲南部好望角。
費南德茲透露,達飛雖有部分貨櫃船在海軍護衛下航行紅海,大多數船隻仍須繞遠路,但該集團還是盡量準時交貨。
達飛17日也公布物流部門的Q1業績,包括50億美元收購的波洛物流(Bollore Logistics)。達飛物流部門Q1營收38.9億美元,核心利潤率9.3%。
達飛宣布完成收購波洛物流時曾說,此交易有助達飛躋身全球五大物流公司,預估今年物流業務將占集團總營收45%。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