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擁有40年歷史的戴爾最初以個人電腦接單生產(made-to-order)業務發跡,現在則成為這一波AI狂熱中最熱門的名字之一。過去12個月以來,戴爾市值暴增兩倍多。而這一切始於輝達( Nvidia)發布井噴式的營收展望,突顯出在建構像ChatGPT此類生成式AI服務的狂潮下,對輝達晶片的需求有多麼強勁。自今年初以來,戴爾股價已經上漲1倍多。
戴爾將於周四美股盤後發布季報,其伺服器事業營收和AI伺服器積壓訂單將成為投資人關注焦點。
在截至2023年7月底的財季,戴爾的伺服器營收比華爾街預期高出16%,投資人大感驚喜,戴爾隔日股價飆漲21%。今年3月,戴爾公布其2024財年第四季(截至2024年2月2日)AI伺服器積壓訂單較前一季暴增1倍、達到29億美元,隔日股價瘋漲32%。
分析師預估戴爾2025財年第一季(截至4月底)伺服器營收年增 31%至略高於50億美元,創下該事業4年多來最強勁的增長。
但該公司享有投資人的熱情追捧,自然也面臨投資人設下的高標準。
以美超微(Super Micro Computer)為例,這家規模比戴爾小很多的公司上季(截至3月底)營收較去年同期暴增兩倍,雖然表現非常亮眼,但實際上略低於華爾街預期,導致這檔炙手可熱的AI伺服器明星股隔日股價重挫14%。
分析認為戴爾的情況應該會比較好,因為其業務比美超微更為多元化。產業研究機構IDC即表示,佔戴爾營收一半以上的PC市場最近出現回溫跡象,在截至3月的季度,PC產業營收兩年來首次實現增長。
此外,今年是AI PC元年,也料將為戴爾帶來進一步成長的機遇。Bernstein分析師Toni Sacconaghi日前給予戴爾股票「買進」評級,他在報告中指出,雖然擔心AI優化伺服器業務能持續發燒多久,但儲存、傳統伺服器和AI PC業務可望大幅提升戴爾2025財年每股盈餘表現。
另一個市場將密切關注的焦點是戴爾的AI伺服器積壓訂單。高盛分析師Michael Ng上個月出具報告指出,如果戴爾第一財季(截至4月底)AI伺服器積壓訂單增加20億美元,那麼其本財年AI伺服器營收至少能見到5字頭(50億美元),實際上他看好戴爾本財年AI伺服器營收將達到68億美元。
和輝達「不缺需求、只缺供給」一樣,戴爾可能面臨的阻礙是能否取得足夠的晶片。但高盛分析師Michael Ng表示,在GPU供應方面,戴爾的伺服器客戶「似乎擁有優先權」。
戴爾與輝達也已建立緊密的關係。日前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與Michael Dell一起現身戴爾的年度開發者大會,在輝達3月舉辦的年度重大活動上,黃仁勳也在其主題演講中特別點名這位戴爾公司的創辦人兼董事長和執行長,並表示「沒有人比戴爾更擅長為企業建構規模龐大的端到端系統」。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