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50歲林姓婦女因糞便潛血篩檢呈陽性,隨即到醫院接受大腸鏡檢查也發現,進而在乙狀結腸處有1個1.5公分大小的瘜肉,切片報告顯示為大腸原位癌,及時切除乾淨避免癌症轉移風險;台中市衛生局統計近3年幾乎每個月都有超過20人因接受國健署免費糞便潛血篩檢,進而發現大腸癌,免錢還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CP值超高。
長安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許鈺銓表示,婦人因為糞便潛血篩檢陽性反應前來就診,經安排了大腸內視鏡檢查,最終發現在乙狀結腸處有1個1.5公分大小的瘜肉,當場進行了瘜肉切除手術,2周後回診病理報告確認該瘜肉為黏膜內腺癌,俗稱大腸原位癌。
許鈺銓解釋,原位癌是最早期的癌症,此時癌細胞僅存在於表層黏膜,尚未侵入其他組織。只要及早發現並切除,患者就能避免後續的開刀、化療等復雜治療,而婦人切除後檢查顯示瘜肉邊緣無殘存癌細胞,只要定期追蹤即可。林女士直呼超幸運,還好有來做篩檢,一定會照醫囑定期回診追蹤。
台中市衛生局統計,近3年(2022、2023以及2024年1至9月),分別有13萬4479人、14萬2028人、11萬8404人接受國健署補助50歲以上2年1次免費糞便潛血檢查,依序有259人、291人、208人因陽性反應就醫確診大腸癌,平均每個月檢出大腸癌人數約20至24人。
許鈺銓說,在台灣,大腸癌發生和死亡人數是國人第二大常見癌症和第三大致命癌症,它的可怕之處在於早期症狀並不明顯,許多患者往往等到食慾不振、體重減輕或排便習慣改變等時,癌症已經發展到中晚期,也因此,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非常重要,呼籲50歲以上的民眾應多利用免費糞便潛血檢查。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