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預算的搜尋結果,共26,426筆
《鏡周刊》今(11日)報導指出中油浮報中油第3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三接)工程預算,廠商報價94億元工程款,中油卻讓廠商4度加價成253億元。國民黨團表示,這就是綠色淘金術,把國營事業如中油、台電等金雞母變成敗家子,把聚寶盆變成大錢坑,請問中油有甚麼臉說要增資3500億元?「中油好有錢,檢調還要睡?」
美國在台協會(AIT)傳本周邀約國民黨主席鄭麗文碰面,要就國民黨針對國防特別預算的態度、立場會談。國民黨立院黨團書記長羅智強11日呼籲,行政院長卓榮泰不要再卡國防預算,國軍的編現比已經嚴重不足,造成國家戰力的漏洞。
在野猛攻行政院未依法編列提高軍人待遇、警消退休金等預算,藍委吳宗憲11日以服兵役、《稅捐稽徵法》為例,質疑若人民聲請釋憲,是否就不用服兵役跟繳稅?行政院長卓榮泰反擊在野封殺大法官人事案,黨意凌駕一切,並要求不要為政治目的置法律而不顧。卓榮泰與吳宗憲攻防不斷,但也允諾若未來釋憲結果合憲,就會準備相關預算及程序。
歐盟的一個委員會在周一通過一項計畫,到2040年將淨排放量減少90%,並允許區域內產業,將目標的5%使用國外的碳信用來進行抵免。
新版《財政收支劃分法》上路後除公式錯誤惹議外,水平分配也挨批不公平,行政院將提出修正版本全面檢討。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鍾佳濱今(11)天表示,行政院長卓榮泰已承諾在12月底前提出院版草案,但他們多次向行政院表達不要到12月,因本會期是預算會期,盼在11月底前就提出版本。
媒體報導中油觀塘接收站(三接)外推方案外廓防波堤新建工程涉及浮報工程預算,台灣中油今(11)日發聲明澄清,本案採購作業程序均依照政府採購法,委託專業顧問公司協助市場訪價、預算編列並經公開閱覽等程序及多方評估後決定,辦理過程公開透明,媒體報導百億元暴增至253億元並非事實。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11)日赴立法院提出施政報告並備詢,面對國民黨立委吳宗憲在質詢時,提及立法院三讀通過的法律案,行政院卻不願編列預算配合執行,痛批卓毀憲亂政,卓則回應稱是國民黨、民眾黨癱瘓憲法法庭,拒絕通過總統賴清德提名的大法官人選,兩人爆發激烈口角。期間吳更傻眼質疑「你(卓)講那什麼話?」;卓則火爆打斷發言,開嗆「我講中國話、台灣話啦」。
中油第三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三接)工程屢傳死亡工安事故,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今年7月要求中油落實職安監督,未料檢調接獲錄音檔檢舉,三接二期工程涉及浮報工程經費逾百億元。立法院國民黨團今(11)日上午舉行記者會質疑「能源全國吃緊、中油高層緊吃」,誰在主導浮報工程款?要求檢調徹查。
橋頭地檢署偵辦男子尤正宇涉嫌自2021年起任職國防部後備體系期間,利用擔任預算、統計與財務等職務之便,翻拍並透過Telegram傳送軍中機密公文與人員資料給自稱大陸人士以換取虛擬貨幣,檢方於11日偵結依國家安全法、貪汙治罪條例等罪嫌起訴,並請求沒收犯罪所得,籲請法院從重量刑。
輝達海外總部確定落腳北士科T17、T18,台北市府與持有地上權的新光人壽合意解約,雙方對「分手費」已達成協議,分手費為44.3億餘元,希望本周內簽訂協議。但民進黨議員顏若芳提出質疑,新壽要求市府支付工地圍籬換上新新併LOGO的費用4萬多元,認為此筆費用不合理。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今(11)日對此回應,這個也是它的成本。
汎德永業(2247)公告2025年前三季營運成果暨10月合併營收。汎德永業今年第三季獲利減少38%,單季每股稅後盈餘(EPS)達3.86元,創下四年以來單季新低;前三季EPS降為14.86元,董事會通過114年上半年度盈餘分配案,預計將配發現金股利6.5元。而逐漸擺脫關稅不確定影響,新車銷售出現回穩跡象,汎德永業今年10月份合併達營收44.14億元,月增14.45%、年增6.29%,創下今年度第四高。隨著新年式新車陸續到港與市場買氣回升,預期將為後續整體銷售表現提供有力支撐。
國民黨主席鄭麗文上任後,傳出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谷立言預計在本周與她會面,盼確認藍營對於國防特別預算的態度及立場。對此,AIT昨(10日)回應,定期與各政治光譜領袖交流。
近日國防部的報告指出,對美軍購25案,有1案進度超前,3案進度延宕,其他21案進度正常。但國防部報告是「校正回歸」的,交運時程都已重新修訂過。其中列在延宕案的「F-16V BLK70戰機」案,如果不是編列特別預算,無法更動預算年度,國防部恐會依樣畫葫蘆,將進度從延宕改為正常。
為滿足南部科學園區員工子女教育需求,國科會推動國立高科園區附設實驗高級中等學校,並於10日舉辦揭牌典禮;校方指出,高科實中校舍位於橋頭新市鎮,工程經費達27億元,預計民國117年完工,而今年首屆小一、國一生已經入學,將先借用楠梓區右昌國中教室上課;國科會也表示,未來將給高科實中最好的後盾及資源,培養孩子具備跨國競爭力。
鳳凰颱風逼近台灣,挾帶雨勢恐造成各地積淹水等災情,國民黨宜蘭縣議員黃琤婷10日在議會質詢時指出,蘇澳溪分洪道工程從核定到視察已經過2年,仍未進入實質施工,以及羅東下水道還有長年倒灌積水等問題,呼籲縣府與中央重視。縣府回應,因分洪道工程預算增加,3月已向行政院提出修正計畫,盼中央盡快核定。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10日上午在眾議院接受質詢時,就她所謂「台灣有事可能構成存立危機事態」的發言提出解釋。高市稱,「該答詢中設想的是最壞事態,遵循政府的一貫見解」,表明無意撤回自己的說法,但不會將此作為官方統一見解發布。
日本央行下一步動作逐漸明朗,10日公布的會議紀要顯示,多位理事認為下一次升息最快可能在12月落地,與市場預期大致相符。不過,日相高市早苗上任後,政府釋出希望維持寬鬆的訊號,核心經濟顧問更表示,12月升息「相當冒險」,主張至少延後至明年,避免影響刺激政策效果。
11月美股震盪,不減投資人申購買氣。據集保統計,截至11月7日止,海外股票型ETF中,以上市滿1個月以上來看,共有11檔受益人數創新高,主要集中在產業型、市值型兩大類。
美國政府停擺、企業裁員潮,加上AI泡沫論使得市場擔憂科技類股估值過高,引發整體亞股賣壓沉重,上周外資對新興亞股賣多於買,僅對印尼、菲律賓買超2.07億美元、0.77億美元,並反手賣出南韓、台灣50.49億美元、35.59億美元,失血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