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爵士」的原文是罵人的意思嗎?你知道「搖滾」的中文一詞是由詩人余光中發明嗎?現代有許多人都喜歡聽音樂,但對於背後的故事與歷史卻不甚了解,擁有20年以上資歷的樂評人王碩以及儲智勇在這本「樂評生涯總結之作」從基督教音樂、福音音樂寫到藍調、搖滾與電音,帶領大家透過各種故事,一邊看書一邊從裝懂到聽懂音樂。

【精選書摘】

嘻哈:不只是幫派和饒舌

嘻哈就是黑人的龐克音樂。和最早的龐克一樣,嘻哈也是來自街頭的文化,都是一群不去上學的孩子在一起做的事。在這一節裡,我盡量講得簡短一點,因為現在嘻哈在中國很火,詳細介紹的書很多,我只是講幾個嘻哈歷史當中不常見的說法,或者不常見的角度。

首先,「Hip-Hop」這個詞如果真的按照其來源翻譯,不應該翻譯成「嘻哈」這樣一個我們沒有的概念,而應該翻譯成「左右」,就是我們軍訓時教官說「左右左」的那個左右。教官在喊「左右左」時,不可能真的喊「left rightleft」,太囉唆了,所以一般會用一個特別順口的音節搞定,「hip」和「hop」就代表了喊口號時的「左右左」。

如果你仔細聽教官喊的口號,就會發現他們在說「左右左」的時候,其實發音也不是十分的標準,而是由一個更加短促有力的音代替。

這個詞之所以後來和嘻哈扯上關係,主要是因為最早一批嘻哈從業者當中,有一個名字特別長的組合,名叫「閃耀大師與憤怒五人組」(GrandmasterFlash and the Furious Five),其中一個成員就是最開始用這個編造出來的詞彙開玩笑的人。

從聽覺上來講,嘻哈是早已存在的音樂,只是「嘻哈」這個詞是在1980年代開始漸漸流行的新概念。嘻哈音樂此前被叫作「放克」(Funk),是節奏藍調和爵士樂參雜在一起產生的音樂,誕生於1960年代,是那個年代的黑人樂團音樂。和搖滾樂一樣,都是用在舞會伴奏的,唱得比較野,有時候甚至連說帶唱,於是一不小心形成了最早的說唱。

這種音樂誕生時,正好趕上馬丁.路德.金恩〈我有一個夢想〉的即興演講,金恩博士就此成了底層黑人的偶像,黑人向他學習如何張嘴就來。這個張嘴就來的本事,就是後來我們常說的「Freestyle」。所以今天黑人會把馬丁.路德.金恩當作 Freestyle的老祖宗。

紐約在1977年時發生過一次比較嚴重的停電事件,停電期間,打砸搶現象猖獗,很多樂器店的鼓機(按:Drum Machine,可以模擬鼓組及其他打擊樂器的聲響)和電唱機都不見了,趁亂打劫這批樂器的人,後來成了第一批嘻哈音樂的製作人。

他們買不起樂器,只能拿已經有的黑人音樂唱片做音樂部分的採樣,然後用鼓機編一段節奏進去,旁邊再有一個馬丁.路德.金恩崇拜者在那兒吆喝。

因為全世界的人都愛評選「四大」,所以人們把另外兩項當時黑人喜歡的事物也融入其中,一個是塗鴉、一個是街舞,和說唱、混音一起組成「嘻哈四大元素」。

如今看《中國新說唱》,節目裡面說「熱狗」(MC Hotdog)他們代表的流派是「old school」(舊式),這是一個很有誤導性的說法,因為並沒有一輩子的old school,新一代出來,上一代的school再new(新),也都會變成old。

如今經常被提及的最早的說唱明星,可能就是1980年代中期出道的那一批了。Run-D.M.C.樂團和LL Cool J都是那一代人。

在野獸男孩(Beastie Boys)1986 年的專輯《Licensed to Ill》發表之後,嘻哈終於「上臺面」了,《Licensed to Ill》被認為是第一張在商業上取得成功的嘻哈專輯,雖然許多玩嘻哈的黑人當時並不承認這個組合,因為他們都是白人。但這又有什麼關係呢?反正這種音樂形式被推向了大眾。1986 年到1992 年被稱作是嘻哈的黃金年代,之所以這麼說,不光是因為那個年代嘻哈音樂人賺的錢多,也因為當時嘻哈音樂的風格變化多樣。

嘻哈製作人在掌握了嘻哈製作的基本要領——節奏與採樣後,開始從各種音樂當中採樣,那時候彷彿每一首新歌都能代表一個全新風格。

這期間,美國西海岸有一派說唱歌手專門唱大哥題材,很受大哥們的歡迎,這些人就是最初的幫派繞舌。後來幫派繞舌大致分為兩派:一派是紐約派,俗稱東海岸;一派是洛杉磯派,俗稱西海岸。後來兩派老大分別都被弄死了,所謂幫派時代也就結束了,兩派小弟各立門戶,一時間出現許多新風格。直到後來底特律來了一個白人小夥子,藝名阿姆,他的出現,讓嘻哈紅遍了全世界。

2000 年之後的那10年,主要是傑斯(Jay-Z)和肯伊.威斯特(KanyeWest)的時代,他們不僅讓嘻哈紅了,還讓嘻哈變了。嘻哈這時候變成了一門生意,除了唱片和演出之外,如今還有一個嘻哈的生意是潮牌。幾乎每個潮牌的背後都有一個嘻哈大拿(按:指在某方面有權威或掌握大權的人)。

與此同時,2000年後,嘻哈在世界各地開花,任何一種文化都能和說唱結合,變成一種新風格。在眾多形容新風格的名詞裡,有3個至今依然比較有名。

第一個叫曠課(Crunk),是1990年代末期開始出現的一種音樂,簡單來說就是電子樂的鼓點配上說唱。

第二個叫恍惚嘻哈(Wonky),這是2000年之後開始興起的一種新風格,也是在當時的電子樂基礎上發展出來的。當時的電子樂傾向於碎拍,恍惚嘻哈可以理解為碎拍基礎上的說唱音樂。

在進入21世紀之後,說唱音樂還有一個變化的趨勢,就是「說」的部分越來越旋律化,如今的集大成者就是「陷阱音樂」(Trap)。這也是今天飽受批評的一種音樂,大家為了批評Trap,甚至找了許多道德上的理由,最典型的一個就是「Trap」在美國俚語當中指毒品交易的場所,以此證明聽Trap 不是什麼好習慣。

首先,這其實沒什麼好壞的問題,只有新舊的問題,或者是對於個人來講習慣不習慣的問題。

還有一點,這個世界上大部分流芳百世的風格名詞,最開始都不是什麼好話,所以按照這個規律,也許再過20年,聽Trap的一代人長大了,有了自己的話語權,可能也會起來為他們青春時聽到的音樂書寫它在歷史上該有的位置。

《從裝懂到聽懂,現代音樂簡史》/大是文化
《從裝懂到聽懂,現代音樂簡史》/大是文化

(本文摘自《從裝懂到聽懂,現代音樂簡史》/大是文化 提供)

#音樂 #爵士 #搖滾 #嘻哈 #藍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