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TR的報告肯定川普政府與中國簽訂的美中貿易「第一階段協議」,稱其「建立了強有力的爭端解決系統,可確保迅速有效地實施和執行」。但報告同時顯示,華府將繼續挑戰那些樹立貿易壁壘、限制美企准入的國家,包括中國在內。
USTR在聲明中說:「中國國家導向的經濟和貿易手段,讓自身成為創造非經濟產能的全球元凶,從鋼、鋁及太陽能等多個產業嚴重且持續性的產能過剩,就可見一斑。」
聲明還說,北京當局「大砸數千億美元」來支持「中國製造2025」產業政策下的中企,並要求這些企業實現國內和全球市占的預定目標,此舉已在導致其他產業嚴重產能過剩的問題,這「也可能對美國利益造成長期損害」,因為中企增加了市占率,會損害在這些領域經營的美企利益。
3月31日,G7國家貿易部長透過視訊舉行首次「G7貿易軌道」部長級會議。據會後聯合聲明,G7的貿易部長重申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的重要性。儘管聲明中並未直接點名中國,但是提到「將討論扭曲市場做法對我們經濟的影響,例如有害的產業補貼,包括那些導致某些部門產能過剩的補貼,並制定一個集體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
美國飛機製造商波音公司(Boeing)執行長凱爾洪(Dave Calhoun)則在出席一場在線商業論壇時,敦促拜登政府不要把與中國的貿易關係與人權等爭端混為一談,並警告,若波音被中國擋在市場門外,只會讓歐洲競爭對手空中巴士(Airbus)坐收漁利。
最近在新疆問題上,美國等西方國家與中國政府的緊張關係不斷加劇。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