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經濟學人》以台灣為封面,註明「地表最危險的地方」;強調台海之間策略性模糊已漸失效,憂心台海若爆發戰爭,台灣將首當其衝,更是全球性災難,呼籲美、中兩強須極力避免戰爭發生。另方面,美國學界「棄台論」再起,有學者建議檢討東亞政策,結束對台承諾,言下之意也是希望避免戰爭意外爆發的災難。

但問題在於,蔡政府對兩強對抗格局下的國安危機似乎仍不知不覺、無動於衷,未提供民眾足夠的正確訊息與認知,只知不斷大內宣麻痺人民,放任各類政治議題炒作,為了自身政治利益飲鴆止渴。結果國際看來台海步步驚心,身處火藥桶之上的台灣卻絲毫無感。

其實這也不是國際間第一次發出類似警訊,德國總理梅克爾日前就點名南海和台海的挑釁行動可能演變成軍事衝突。澳洲前總理阿博特也稱北京政府收復台灣的決心確實存在,必要時會使用武力。國際政界與學界之所以再三警示,無非是憂心台海之間萬一擦槍走火,將把全球拖下水,尤其目前兩岸之間缺乏溝通管道與平台,萬一發生誤判,後果更沒人承擔得起。

但是我們面臨的國安問題可不僅限於地緣政治的衝突與軍事緊張,早已蔓延到不見煙硝的經濟與產業層面。甚至目前國際上正在形塑一種論調,那就是:全球倚賴台灣半導體太重,而台灣處於地緣政治高風險位置,而必須打造沒有台灣風險的半導體供應鏈。

例如今年3月歐盟宣布「2030數位羅盤」計畫,10年後先進晶片產能要翻倍占全球20%。又如歐盟擬下重金邀台積電、英特爾、三星前往設廠,就是擔憂台海危機一旦觸發,萬一台灣沒有辦法供應晶片,將衍生為全球性危機。

乃至於美國政府主導召開跨國半導體高峰會,拜登總統宣示強化美國半導體產業,保護美國供應鏈,拿回主導權。半導體產業已是台灣命脈,面對國際避險作為虎視眈眈,打算減低對台灣倚賴,計畫出走的台灣半導體供應鏈蓄勢待發,甚至未來台灣將可能不在美國重新建構的供應鏈之中,這些國際訊息呈現的國安危機,民進黨政府感受到沒有?未雨綢繆或做了部署沒有?

這一連串國安危機,對台灣的安全其實是非常重要。尤其台灣目前處在內憂外患情況下,民進黨政府依舊不能夠把心力放在人民身上。最讓人難以置信的還是民進黨的執政,已經使民眾對政府失去了基本的信任與信賴,光從一連串警政部門爆發的爭議來看,女老師在上課途中遭臨檢盤查,當街被壓制上手銬腳鐐;派出所被黑衣人闖入毀損,警方居然想和解私了,關鍵96秒影片還遭格式化;街頭搖國旗被法辦;處理陳抗要員警假摔好抓人,實在無法無天到了極點。

執政團隊的人,到底這些年做了些什麼?不就是全部政治掛帥,只在乎誰能夠掌政執權?所有事情都要安插自己人,全都為了私人利益,上行下效,凡事也只看政治,完全不在乎專業,國家風氣敗壞,我們的未來又在哪裡?當人民不再信賴政府的時候,也就是國家公權力瓦解的時候。這不是危言聳聽,這是真正的國安危機。(作者為立法委員、律師)

#爆發 #信賴 #人民 #台海 #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