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大潭電廠發包辦理清淤疏濬作業,工程期間運泥船行經竹圍漁港海域,影響桃園區漁民海上作業,12日上午8時30分桃園區漁會集結約120艘漁船,綁上「同海域不同命」白布條出港前往大潭電廠抗議,盼電廠重視漁民權益。
大潭電廠為進行清淤疏濬作業,將運泥船自大潭電廠運自台北港,但行經竹圍漁港海域影響漁民海上作業權益,引起當地漁民不滿,行動發言人陳義輝表示,以前出海隨便撈都有魚,但自從大潭電廠相關工程開始建設後,魚苗、魚卵生態都被破壞,讓漁民無法生存,陳抗訴求電廠能正面說明疏濬工程對漁民的損失並補償,維護討海人生存權。
台電核火發電工程處北部施工處強調,運泥船行經範圍於竹圍漁港海域3浬外,桃園區漁會總幹事陳義成表示,現場看運泥船根本就在岸邊500公尺左右範圍移動,電廠實際行為明顯與說法不一,已有海洋大學相關調查證明該工程對海域的確造成破壞,強調漁民深受影響。
桃園區漁會指出,電廠清淤工程嚴重影響漁民作業,卻未對漁會及漁民有任何回饋,僅向同海域所屬中壢區漁會辦理回饋補償,強調漁民「同海不同命」。台電則強調「該補償就會補償」,並指出大潭電廠經濟海域屬中壢區漁會,故補償針對中壢區漁會漁業權。將持續與桃園區漁會溝通協商,化解爭議。
桃園區漁會表示,過去一直希望與電廠積極溝通但未能得到正面回應,所以昨天才出海抗議,若電廠仍不正面回應,不排除持續抗爭。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